慈湖遗书
慈湖诗传(宋)杨简慈湖诗传二十卷,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着録。是书原本二十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尚载其名,而朱彝尊经义考注曰已佚。今海内藏书咸集秘府,而是书之目阙焉,则彝尊所说为可信...[书籍]
宦海慈航(清)蒋埴撰●目录一燕会二馈遗三祭祀四禁约五供应●宦海慈航毘陵蒋埴□斋昔颜鲁公随所守郡立放生池张无尽曾作监司必禁杀业虽仁民固先于爱物而惜福乃所以推慈汤火魂飞处处应行菩萨道刀砧活命时时宜发大慈悲因知宦海茫茫始信回头是岸略陈五则勿哂迂言...[书籍]
九龙者,庄允城与其弟允坤、允埰、其子廷鑨、廷钺、允铖子廷镳、廷鎏、廷镜、廷铣,俱以才学名著两浙,故湖人以荀氏八龙比之庄氏。吴兴之南浔镇,有庄氏九龙焉。九龙者,庄允城与其弟允坤、允?采、其子廷钅龙、廷钺、允铖子廷镳、廷鎏、廷镜、廷铣,俱以才学名著两浙,故湖人以荀氏八龙...[书籍]
全名《绣像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全书三十五回,有清代刊本。书中不题撰人。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写北宋、南宋之交的历史事件。书中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涉及种种征战、外交、江湖、山林、宫廷、官场场面,其中描写权谋斗争尤为细致,颇有可读之处。[书籍]
高宗倦勤,即其地筑宫曰“德寿”,后又更名曰“重华”,曰“慈福”,曰“寿慈”,凡四易美名。至于咸淳甲戌,天目山崩,则百年王气亦终于此矣。○高宗浙脸高宗诞之三日,徽宗幸慈宁后阁,妃嫔捧抱以见,上抚视甚喜,顾谓后妃曰:“浙脸也。”盖慈宁后乃浙人,其后驻跸...[书籍]
《褚氏遗书》一卷,旧本题南齐褚澄撰。澄字彦适,阳翟人,褚渊弟也。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入齐为吴郡太守,官至左民尚书。事迹具《南齐书。本传》。是书分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十篇,大旨发挥人身...[书籍]
《四库全书刘子遗书》(明)刘宗周撰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刘子遗书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刘子遗书四卷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着録是编凡圣学宗要一卷载周子太极图说张子东铭西铭程子识仁说定性书朱子中和说王守仁良知问答等...[书籍]
自马臻开鉴湖,而由汉及唐,得名最早;后至北宋,西湖起而夺之,人皆奔走西湖,而鉴湖之澹远,自不及西湖之冶艳矣。至于湘湖,则僻处萧然,舟车罕至,古韵士高人无有齿及之者。余弟毅儒,常比西湖为美人,湘湖为隐士,鉴湖为...[书籍]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脉学之精华,载有二十七种脉,书中对于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要点及脉象主病,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本书说理透彻,形象生动,易学易记。[书籍]
《西湖梦寻》描绘了数百年前的西湖风光,书中还记述了杭州历史掌故,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书籍]
濒湖脉学明·嘉靖四十三年李时珍公元1564年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书籍]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以帮...[书籍]
云髻堕,可怜生,拟从湖口迎。风儿不肯做人情,阻侬舡一程。韵随风度,丽人若有所闻,含笑回眸,而予舟已远矣。薄暮由南山归,舍舟而行,过堤上寓楼,纱窗半启,则丽人在焉。予徘徊久之,复吟《最高楼》词云:垂杨里、隐起最高楼,雕栏曲,绮窗幽。碧宵乍看开金镜,珠帘却好上银钩。倚楼瞧、瞧...[书籍]
《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传世的刻本仅有一种,即崇祯癸酉(1633)吉衣主人序本,书名题署“剑啸阁批评秘本出像隋史遗文”、“名山聚本”公元一九三二年孙楷第先生在日本看到了这部小说,次年,他在回国途中,在当时的大连“满铁图书馆”又看到这部珍本小说,已分别...[书籍]
论述密切结合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实践经验,治疗选方尤多心得,是一部论理透彻、辨证明晰、切于实用的综合性医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