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方歌括陈念祖小引辛未秋孟。元犀趋保阳。承膝下欢。窃见家君公事稍暇。取伤寒、金匮等书业已三四注者。节劳一十注之嘉庆十六年重九前一日。次男元犀识于保阳旅寓。序窃闻医之有仲景。犹儒之有孔子也。仲景治黄岐之学而综其要。犹孔子祖尧舜之道而...[书籍]
本书将《金匮要略》一书之方剂、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用诗歌的形式加以概括。[书籍]
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书籍]
《金匮翼》为清代名医尤怡所著,全书共八卷。此为尤氏补充其所著《金匮心典》而作,故称为《金匮翼》。书中详细论述内科杂病,凡四十八门,每门先述统论,然后分述证候和治法,最后附有按语。对各证表里虚实之辨,补泻温凉之用,明晰了然。本书对中医...[书籍]
《金匮要略》原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今同《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一起被誉为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作者为东汉时代我国著名医学家张机。[张机(约148—约211年)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县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据传曾任长沙太守,故后人又习惯称他为张长沙,被...[书籍]
金匮要略方论汉张仲景卷上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书籍]
时方歌括清陈修园小引经方尚矣。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约其法于十剂。所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是也。昔贤加入寒热。共成十有二剂。虽曰平浅。而亦本之经方。轻可散实。仿于麻黄葛根诸汤。宣可决壅。仿于栀豉瓜蒂二方。通可行滞。仿于五苓十枣之...[书籍]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书籍]
金匮要略心典尤怡徐序今之称医宗者。则曰四大家。首仲景。次河间。次东垣。次丹溪。且曰仲景专于伤寒。自有明以来。莫有易其言者也。然窃尝考神农着本草以后。神圣辈出。立君臣佐使之制。分大小奇偶之宜。于是不称药而称方。如内经中所载半夏秫米等数方是已。迨商而有...[书籍]
医方歌括清王泰林半夏秫米汤(《素问》)和胃,泄卫通营治不寐。不寐由于厥气逆,阳不交阴理须汇。防己地黄(汤《金匮要略》)治独语,桂枝甘草二防(防己防风)比。酒渍绞汁不用煎,加重栀豉大黄汤枳实,酒疸心中痛懊。谷疸茵陈(蒿)汤(前方去豆豉、枳实,...[书籍]
太公金匮吕尚〔〈开元占经.三〉〕唐帝克有苗,问人曰:「吾闻有苗时天雨血沾衣,有此妖乎?」人曰:「非妖也。有苗诛谏者,尊无功,退有能,遇人如雠,故亡耳。」〔〈开元占经.六〉〕三苗时有日斗。〔《太平御览》四〕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艺文类聚》三,《太平御览》二十七又...[书籍]
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第七集为卷上;将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至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集为卷中;将黄疸病证并治第十五至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集为卷下。删去了原书的杂疗、食禁等3篇。尤氏在编集前贤诸书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学习心得和临床经...[书籍]
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序《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二书,吾邑王旭高先生所着也。先生名泰林,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阴柳宝诒尝选刊先生医案,称先生读书,上自轩岐,下迄清季诸家,无不精心灌注,于古书则研求古训,于后人书则必分...[书籍]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日本·丹波元简公元1806年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有效方剂,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1949年后有排印本。...[书籍]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清佚名题辞先教谕金匮辑义。系于晚年定本。是以极其精核。无须赘述。惟不肖受读既尚。时有管见。又诸家方论。扩充经旨者。其偶尔失载。亦间有之。赵以德衍义。周扬俊补之。题曰二注。近代朱光被有正义之作。俱出于先教谕下世之后。并撷其粹。...[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