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正与《毛诗正义》经学阐释的深刻影响直接相关。李白诗有6个“青蝇”用例,占《金唐诗》22个用例总数的四分之一,于此可以听见李白遭谗抒愤的强烈声音。李白用《毛诗正义》的经学阐释意义来抒写所蒙谮毁的诗$...
今以此论衡之义山诗,诚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盖义山诗正是以其“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的特点,而获得了极大的艺术成功,并拥有千古永恒之魅力的。正是这种情结意绪具有“惝恍以为情”的特点,一方面是若有所失,另一方面又是若有所望...
韩愈、白居易诗中也有长短句,但是总体来说,韩、白杂言诗在数量上更重要是在质量上远不如李白。欲知太白杂言诗之诗学意义,首先当全面了解汉语语音形式的“成文”规律。及其成篇,一归自然,不啻天造地设,又若有定法焉。杂言诗的音节当主要...
可见作者夸大了天台山的高度,所以此为夸张之辞。在这首诗中由梦境进入仙境,转而仙境忽然消失,进而梦境旋亦破灭。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李白是浪漫主义流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一气呵成,表现出其豪放的性格特征。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这两...
其实,它是有其独特风貌及诗史意义的。唐德宗李适在位二十六年(780-805),其中贞元(其年号)时期长达二十一年(785-805),因而整个德宗一朝的诗坛可以被称为贞元诗坛。
从当时诗歌风尚来看,尤其是写景方面,经沈拴期、宋之问、张说,已流行清淡之风,而其学习大谢凝重,究其原因,可能和张九龄早年的学习、继承有关。胡应麟《诗数》言及曲江之诗,认为“首创清澹之派”。文人每有贬官,被贬者行动会受到限制,甚至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因而对他们...
有唐一代诗坛上,李商隐并不以乐府诗的创作而著称。据其《樊南甲集序》所言:“樊南生十六岁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后人在为其诗编年时,多将其拟乐府之作列于早年,不为无见。正因为这种有感而作的精神,义山的乐府拟作往往不蹈袭...
(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有《李直讲先生文集》。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李贽发现束缚文艺的最大障碍正是所谓“礼义”。首先,他认为诗歌创作应当本于情感之自然。自汉魏至两宋,以平淡为美蔚为一代风尚。李贽的自然论一举打破了崇尚平淡的美学观。“以自然为美”,可以说是李贽诗歌理论乃至文学思想的核心。
只有了解作为诗人的李铎,才能更清楚窥见他的书法艺术发展的轨迹。李铎的诗作,很多写于出游之时,一旦忘形于湖光烟岚之间,跋涉于崎岖山径之上,往往灵感骤至,诗如泉涌。李铎的诗词篇章,多是情真意切、由感而发的智果。李...
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的个性之活跃和解放是少有的。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天宝末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又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在《书情赠...
李义廷(1905—1975)著名评剧演员,河北省丰南县西葛庄村人。先习河北梆子,出师后改唱评剧,工小生,在东北加入复盛剧社。李义廷能文能武,曾为李银顺、金灵芝、刘翠霞、喜彩莲等配戏,民国二十九年,在喜派代表剧目《孔雀东南飞》中扮演焦仲卿。...
所以然者,韩深于古文,义山仅以骈俪体作用之,但加精炼琢造,句法老成已耳。认为所以如此,是由于韩以古文作用于诗,而商隐以骈俪体作用于诗。方东树是承认文对诗有影响,而且认为古文与骈文影响于诗的效果不同。韩愈以文为诗,自从陈师道指...
建安诗风之变,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是深远的。东晋刘宋之际,出现了以田园诗、山水诗著称的大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然而,两位诗人在当时的境遇却有天壤之别。南朝文坛对陶谢二人的不同评价,实质上体现了当时对陶谢崛起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