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昌三年十月,《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被萧宝寅杀死。郦道元(466或472?历仕宣武帝、孝明帝两朝,先后任冀州刺史于劲镇东将军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后任御史中尉。《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著作,旧说为三国桑君长所撰。《水经》记述河...
中兴四大名臣在教育、海军、重工业方面,博采众长,拯救了当时处于没落的大清王朝,将中国的近代化又往前推了一步。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上党梆子,山西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长治、晋城两市(古称潞安府与泽州府)。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上党梆子...[百科]
在537年沙苑之战东魏大败后,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派遣两路大军出击,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与开府独孤信率步骑二万东进洛阳;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包围蒲阪(今山西永济)。东魏蒲阪牙门将高子信开门放贺拔胜大军入城,守将薛崇礼弃城而走,被追擒。宇文泰占据蒲阪,威胁汾州、绛州。
楚国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山东、上海、浙江的部分地方。
王勃(约650~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初唐四杰”之一。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
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1942年10月起,在上海大来剧场开始越剧改革。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在表演上,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1946年5月,将鲁迅名著《祝福》改编为...[百科]
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大将军等,封高安乡侯,谥号忠侯。
越剧《西厢记》,有人称其为越剧四大经典剧目之一,是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之一,也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经典剧目。该剧是根据元人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改编而成,讲述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发生爱情的故事。该剧以歌颂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和挣...[百科]
锡伯、蒙古、回、撒拉、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彝、傣、景颇、基诺、傈僳、纳西、怒、哈尼、苗、瑶、高山、黎、汉等族和克木人综合奏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多样,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四川、云南、...[百科]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2017年2月17日),女,别名范竹山,1924年1月6日出生,浙江新昌县黄泽镇(今属嵊州)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百科]
据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
秦末(公元前207年),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国都定于汉族地区南部的番禺。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当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
崇圣寺千寻塔约建于唐开成元年,位于今云南大理西北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在第一层高大的塔身以上,有密檐16层,这在中国古塔中极为罕见,塔高69.13米。整个塔的轮廓呈现出优美的弧形,堪称佳作。塔身内为空筒式,置有似“井”字形交叉的木骨架,可以攀登至塔顶。千寻塔之西有两座小塔南...
在清时,由于统治者是来自山海关外的满族人,所以为了维护满族的统治地位,清初各部主官均为满人。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皇帝在六部改设两位主官,满汉各一。刑部也由此首次迎来两位尚书,称“刑部满尚书”和“刑部汉尚书”。名义上,二者在行使职权时不分级别高低,完全平等,然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