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类方
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公元1644-1911年《古今名医方论》为清代名医罗美编撰。罗美字澹生,号东逸。新安(今安徽徽州)人。曾侨居虞山(今江苏常熟),为康熙年间名儒,兼习医学,穷研《内》、《难》、《伤寒》《金匮等典籍,帝涉宋、金、元、明诸家之论著,撰有《古今...[书籍]
内外伤辨金李杲序仆幼自受《难》、《素》于易水张元素先生,讲诵既久,稍有所得;中年以来,更事颇多,诸所延医,坦然不惑,曾撰《内外伤辨惑论》一篇,以证世人用药之误。陵谷变迁,忽成老境,神志既惰,懒于语言,此论束之高阁十六年矣。昆仑范尊师曲相奖借,屡以活人为言,谓此书果...[书籍]
《杨氏家藏方》,医方著作,二十卷,宋·杨倓撰,刊于1178年。该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书籍]
中寒论辩证广注丹波元胤《伤寒论》研究性著作。一名《张仲景中寒论辨证广注》,简称《中寒辨注》。3卷。清汪琥(苓友)辨注。刊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汪氏辑录《伤寒论》一书属于真寒证之原文,逐条予以辨注,体例遵循其《伤#...[书籍]
小品方序《经方短剧》一部,连药性灸法合十二卷。古之旧方者,非是术人逆作方,以待未病者也。皆是当疾之时,序其源由诊候之,然后根据药性处方耳。病者得愈,便记所主治,序为方说,奏上官府,仍为旧典也。今之学人相与同难,用旧方治病,病...[书籍]
洪氏集验方方洪遵重刊宋本洪氏集验方序此集验方五卷,南宋·洪文安所手辑。文安名遵字景严,皓之仲子,以博学鸿词中选,起家为秘书省正字,孝宗朝,官至资政殿学士。方遵登制科时,高宗因皓远使,推恩即命遵入馆。词科中选即入馆,盖自遵始,非故事也。宋祖宗...[书籍]
种福堂公选良方清叶桂原着、华岫云编序华与余家,世为姻娅。华君岫云精通岐黄术,常存利济救人之心,孜孜不倦。向慕吴门叶天已遍其璋余青时乾隆四十年冬小春月赐进士出身钦命四川按察使司按察司加三级凝台杜玉林撰并书卷一·温热论·续医案温热论温邪上受,(按: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但春...[书籍]
按病证分为中风、伤寒、瘟疫、中暑、内伤、伤食等112门,按方剂性质分为通治、膏方、杂方3门,合计115门。搜集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的大量的丸、散、膏、丹、汤方,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方剂诸门后,附载有部分医学...[书籍]
伤科汇纂清胡廷光目录凡例简介经义脉要针灸歌诀手法总论器具总论接骨歌诀上歌诀方法总论内证论攻利辨生死用药总论损伤总论凡例余自先祖世业伤科,传至不佞,已三世矣。代以经济存心,不图蝇头微利。余稚幼时,子以《人子须知》一书授余不肖曰:此书实为六经之羽翼,人...[书籍]
根据前述病证列出所用方药。其中汤类方167首,饮类方36首,散类方104首,丸、丹、膏类方135首。二书互为参阅,有证有方,便于临床实用。[书籍]
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辑本的内容分为:伤寒、风证、劳证、血证、三焦证治、五脏证治、诸气、诸积、目疾、齿须发以及胎产、经气、...[书籍]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又名《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作者孙思邈。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千金名其书。《备急千金要方》自唐代到现代,中外翻刻版本有四十余种,大致可分为两类。此书30卷本内容,卷1为医学总论,包括医学伦理、本草...[书籍]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昨阅四库馆进呈书有朱存孝编辑回文类聚补遗一种内载美人八咏诗词意媟狎有乖雅正夫诗以温柔敦厚为教孔子不删郑卫所以示刺示戒也故三百篇之防一言蔽以无邪即美人香草以喻君子亦当原本风雅归诸丽则所谓托兴遥深语在此而意在彼也自玉台新咏以后唐人韩偓軰务作绮...[书籍]
《仁斋直指方论》凡26卷,第1卷为“总论”,论述阴阳五行、荣卫气血等基础理论,第2卷为“证治提纲”,论述病因、治则及多种病证的诊断治疗,多属杂论之类,第3~19卷论内科病证治;第20~21卷论五官病证治;第22~24卷论外科病证治;第25卷论诸虫所伤;第26卷论妇人伤$##...[书籍]
此书比较重视对伤寒、天行温疫等传染性热病的论治。提出用茅根汤、葛根桔皮汤治天行温疫,这中间已提出后世温病学派的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等治则。该书对妇产科亦较重视,论述了养胎、胎动不安、子痛、逆产、产后胞衣不下、恶阻、去胎等法。对一些内科疾病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