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
子光字芸閣,原籍廣東嘉應州;清道光間,隨父渡臺謀生,因家於淡水。同治乙丑(四年),舉於鄉。嘗受知於徐宗幹,追隨久之;應淡水同知陳培桂聘,與修「廳志」。由於一生遭際困阨,所著文集曰「一肚皮集」,以束坡自況。本書即選其中記臺事之文,題曰「臺灣紀事」。卷一有「紀...[书籍]
清嘉慶乙丑(十年),第進士。道光二年,由閩縣知縣遷臺灣北路理番同知;中經數度暫權府篆,至八年陞任,十年並署道篆。在臺近十年,因就見聞所及,並參志乘及其他文獻之異同得失,撰彙成編;書名冠以「蠡測」者,自云「非敢謂蠡測可以知海,亦欲來者知區區濫觴,尚非無本之學云爾』。...[书籍]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一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二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三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四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五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六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七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八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九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台湾关系文献...[书籍]
按语:此《双江聂先生文集》是明嘉靖间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此处所收录的实际上是当时阅览时所作的读书笔记,价值究竟有多大,则存乎阅者其人。卷一奏疏一卷二奏疏二卷三序《大学古本臆说序》窃以孔门之学,一以贯之,孔之一即尧舜相传之中。中者,心之本体,非大学之至善乎?致知者...[书籍]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说文黑色段注绿色)第一一部一yīp1上注解: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汉书》曰:“元元本本。数始于一。”凡一之属皆从一。一之形,于六书为指事。凡云凡某之属皆从某者,自序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也。尔雅、方言所以发明转注假借。仓颉、训纂、...[书籍]
宦臺凡十三年,至嘉慶十年解組歸。在臺所撰「臺陽筆記」一編,內為記者九、為論者四、為說者一,益以五言絕句八;其篇目,依次為「全臺論」、「粵莊義民記」、「嘉義縣火山記」、「生番歸化記」、「聚芳園記」、「聚芳園八景」(絕句八首)、「濁水記」、「倭硫磺花記」、「漳泉義民論...[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文选提要【臣】等谨案文选六十卷唐显庆中李善受曹宪文选之学为之作注至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复集衢州常山县尉吕延济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良处士张诜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之注表进于朝其诋善之短则曰忽发章句是徴载籍述作之由何尝措翰使复精核注引则陷于末学质访防趣...[书籍]
文中子中说(隋)王通撰(宋)阮逸注阮逸序周公,圣人之治者也,后王不能举,则仲尼述之,而周公之道明。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流矣。盖万章、公孙丑不能极师之奥,尽录其言,故孟氏章句略而多阙。房、杜诸...[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新安文献志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新安文献志一百巻明程敏政撰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幼以神童召试诏读书翰林院中成化丙戌进士授编修厯官礼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乃采録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之有闗于新安者其六十巻以上为甲集皆本郡先达诗文畧...[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六六经天文编天文算法类一【推步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六经天文编二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郑氏周易注已著录是编裒六经之言天文者以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三代以上推步之书不传论者谓古法疎而今法宻如嵗差里差之辨皆圣人所未言晋虞喜始...[书籍]
古文辞类纂清姚鼐编序目鼐少闻古文法于伯父坞先生及同乡刘耕南先生,少究其义,未之深学也。其后游宦数十年,益不得暇,独以幼所闻者置之胸臆而已。乾隆四十年,以疾请归,伯父前卒,不得见矣。刘先生年八十,犹喜谈说,见则必论古文。后又二年,余来扬州,少年或从问古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三国志文类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三国志文类六十巻不着撰人名氏今流传有宋刋本宋史艺文志载此书注云集者不知名则当时已无可考也案栁宗元河东集有栁宗直西汉文类序其文皆采之汉书是编惟采三国志之文盖沿其例凡分二十三门曰诏书曰教...[书籍]
著有《唐子西文录》。《宋史》有传。强行父(1091-1157),字幼安。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曾官睦州、宣州通判。《唐子西文录》一卷,三十五条。强行父尝与唐庚同寓京师,日从之游,归记庚口述论诗文之语。庚卒,行父旧所记无存,乃追忆而成是书。唐庚口述于宣和元年(1119)九月至明...[书籍]
清史列传选清史列传选一清史列传选二清史列传选三附录清史列传选一郑芝龙洪承畴王铎(子无党)王鳌永赵之龙刘良佐刘泽清许定国左梦庚土国宝李世熊张存仁钱谦益金声桓李成栋(袁彭年)高进库刘武元耿仲明孔有德徐勇郝效忠邓长春张天禄(弟天福)吴汝玠金砺王永吉周亮工胡茂祯朱克简田雄全节吴六奇马逢知...[书籍]
近奉圣旨,移贮于文渊阁东阁,臣等逐一打点清切,编置字号写完一本,总名曰《文渊阁书目》。合请用广运之宝钤识,仍藏于文渊阁,永远备照,庶无遗失,未敢擅便,谨题请旨。正统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臣杨士奇、行在翰林院侍讲学士臣马愉、翰林院侍讲臣...[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