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音韵阐防序声音之道防矣天地有自然之声人声有自然之节古之圣人得其节之自然者而为之依永和声至于八音谐而神人和胥是道也文字之作无不讲求音韵顾南北异其风土古今殊其转变喉舌唇齿清浊轻重之分辨在毫厘动多讹舛樊然淆混不可究极自西域梵僧定字母为三十六分五音以总天下之声而翻切之学兴...[书籍]
宗训冲龄践阼,晓得甚么保国保家的法儿?而且周主继后符氏,又是初入宫中,才为国母,周世宗纳符彦卿女为后,后殂,复纳其妹,入宫才十日。所有宫廷大事,全然不曾接洽,陡然遇着大丧,整日里把泪洗面,恨不随世宗同去。可怜这青年嫠妇,黄口孤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殿前都点检赵...[书籍]
卿将保以处之?”王且曰:“太子乃国家根本,陛下何不当万几之下,每夜宫中焚香?”至七月十五,全无懈志。七月十五日,乃是地官下界赦罪,鉴察帝心虔诚,是夜即转天庭,把真宗祈祷之事一一上奏玉帝。玉帝闻奏,乃问两班仙官:“今有宋朝当今皇帝无嗣,祈求太子掌管天下。谁肯下凡降生?此福非...[书籍]
所幸《临时约法》,绝而复苏,人民之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尚得蒙约法上之保障。草茅下士,就见闻之所及,援笔直陈,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此则犹受共和之赐,而我民国之不绝如缕,未始非赖是保存也。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书籍]
庙学典礼〔元〕不着撰人卷一选试儒人免差秀才免差发先圣庙岁时祭祀禁约搔扰安下设提举学校官官吏诣庙学烧香讲书设提举学校官及教授释奠服色儒学提举司行移体例郡县学院官职员数岁贡儒吏都省复还石国秀等所献四道学田省台复石国秀尹应元所献学田革提举司令文资正官提调卷二程学士奏重学校江南学田与种养...[书籍]
这不但使得类书的面目一新,增加了读者临事取索的便利,而且越到后来越显示出它保存古文献的重要性,为后世建树了始料所不及的功勋。《艺文类聚》的先例一开,后起的类书便纷纷效法,宋代的《事文类聚》、清代的《渊鉴类函》是如此,象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的鸿编巨...[书籍]
顺治十五年九月,改内三院为殿阁:一中和殿,二保和殿,三文华殿,四武英殿,五文渊阁,六内阁。十六年初,以觉罗巴纳哈为中和殿大学士,额色赫为保和殿大学士,蒋赫德为文华殿大学士,洪承畴为武英殿大学士,文渊、内阁未补人。裁三院学士官,另设翰林院,掌院学士一员,以折库纳为之...[书籍]
宋人集民国李之鼎辑宋九僧诗宜秋馆以景宋钞本校刊圣宋九僧诗目录剑南希昼十八首金华保暹二十五首南越文兆十三首天台行肇十六首沃州简长十七首青城惟凤十三首淮南惠祟十一首江东宇昭十二首峨嵋怀古九首右九僧诗共一百三十四首圣宋九僧诗[别本诗作集]希昼十八首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郡亭传...[书籍]
《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谓也。书之为教,古者以参于礼乐,恶可置哉!自秦变六体,汉兴有章草,英儒承承,故得不废,寝兴于西京、曹魏之际,而极盛于晋、宋、隋、唐之间,穷精殚妙,变态百出,无以尚矣。当彼之时,士以不工书为耻,师授家习,能者益众,形于简牍,耀...[书籍]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书籍]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书籍]
《正历》(刘智)《春秋长历》(杜预)明,《乾度》(李修、王显用、杜镇)东晋《通历》(王朔)从。姚秦《三纪甲子元》(姜山及),宋《七曜》(徐广)与《元嘉》(何承天)同。大明(祖冲之)《梁历》(虞广刂)更与《凉》(赵匪攵),北魏《正光》(崔光)东(魏)《兴光》(李业兴...[书籍]
江南文臣,烈祖时唯称杨彦伯、高弼、孙晟、李匡明、龚凛、萧俨、成幼文、贾泽(泽及事玄宗)。玄宗时江文蔚、王仲连、李贻业、游简言、汤悦、高越(越及事后主)、张义方、张纬、钟谟、李克明、张易、赵宣辅(宣辅及事后主)、陈继善。后主时徐铉、徐锴、韩熙载、王克贞、张洎...[书籍]
江南文臣,烈祖时唯称杨彦伯、高弼、孙晟、李匡明、龚凛、萧俨、成幼文、贾泽(泽及事玄宗)。玄宗时江文蔚、王仲连、李贻业、游简言、汤悦、高越(越及事后主)、张义方、张纬、钟谟、李克明、张易、赵宣辅(宣辅及事后主)、陈继善。后主时徐铉、徐锴、韩熙载、王克贞、张洎...[书籍]
乃咸丰九年,忽有蓝、李之乱。蓝、李者,蓝朝鼎、李永和。居?南昭通大关,以私贩鸦片,往来叙州,为老鸦滩汛弁所觉,以赂免。宜宾典史于?育金羡之不满所欲,则告县令汪觐光、千总胡安邦,诱新场烟贩至郡,置之狱。其党初谋劫狱,既闻奉批照屯积例斩,于是其党聚众起事。时承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