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宇文虚中(1079~1146),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初名黄中,宋徽宗亲改其名为虚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人。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宋时出使金国被扣,被迫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并被尊为“国师”,后...[人物]
桧死,迁中书舍人,言御敌必先自治。出知成都府,检身以法,驭吏恩威并行。孝宗朝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反对和议,力主战守。卒谥恭简。有《易说》、《春秋通义》、《经史辨疑》、《汉唐史评》、《唐史要览》、《东溪集》、《应斋笔录》等。[人物]
(945—1013)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好古勤学,多藏古...[人物]
查传诗,祖籍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金庸的长女,丈夫是赵国安。其职业是记者、编辑、电台总监,极少公开露面,在家相夫教子,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记者、编辑、电台总监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号岩夫、民伯。其先京兆(今陕西)人,后避地人川而为川民。李建中太平兴国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晚年居住西京(今河南洛阳)时,深深为当地的风土民情所吸引,不但在此兴筑山水园池,求掌西京留守御史台,故人称李西台。善书,尤工行书,...[人物]
王安中(1075-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人物]
柴中行,字与之,人称“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万年县南溪乡营里村)人。文公之子,后周世宗第十三代裔孙。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江州教授,累迁西京转运使、湖南提刑、崇政殿说书、知赣州。于公元1225年遁迹与缑之北里(宁海北郊)。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人物]
王立中王立中,字彦强,吴人。以荫授开化尉,官至松江太守。他长于词,亦能书善画。存世墨迹罕见,传世墨迹有《兰陵王词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人物]
与金庸、黄霑、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1957年到香港,曾就读联合书院新闻系,做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1972年曾参与香港嘉禾功夫片《精武门》的编剧工作,为李...
唐僧。宜春人。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人物]
常州宜兴人,字行老。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第一。九年为著作佐郎。元丰二年为太常丞,以收太学生赂追一官勒停。[人物]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人物]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祖籍山东曲阜,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
廉建中(1896-1986)教授、诗人。无锡北塘区后祁街人。原名明甫,一名谏钟,号蓉湖散人,别署全于老人。早岁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毕生从事教育,一生除教育外,尤擅诗词,有《蓉湖诗集初、二、三、四、五集》、《蓉湖诗钞选集》、《晚晴唱和集》、《无锡名胜百咏》、《历代孝子诗文选》、中...[人物]
中孚妻张氏,生卒不详,山阳人,工于诗,尤善歌行,诗名甚著。《诗薮外编》称她“可参张籍、王建间”,《唐音癸签》赞誉其诗为“尤彤管之铮铮者”。《全唐诗补编》存其诗一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