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靖康元年(1126年),谣传宋徽宗将复辟,蔡攸、蔡翛兄弟二人合谋迎合,事情败露,二人皆被斩杀。北宋礼部尚书
潘鼎新(1828年-1888年),字琴轩,安徽省庐江县广寒乡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后在家乡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受曾国藩赏识,令募勇立“鼎”字营。后迁居肥西三河。中法战争时,率部入越南与法军作战。晚清将领
吕苦桃(生卒年不详),女,齐郡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身贫寒,嫁给大将军杨忠,生下三男二女,包括隋文帝杨坚,北周天和末年,去世,隋朝建立后,追封皇后,谥号为明,史称“元明皇后”,其父吕双周也被追封为太尉。隋朝太祖武元皇帝杨忠之妻
起自寒贱。始童儿时,从师学,有相工历观诸生,指僧珍谓博士曰:“此有奇声,封侯相也。”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在同类中少所亵狎,曹辈皆敬之。
周济饥寒,为乡里所敬重。聘著作郎虞预女,俱弃华尚素,志同道合,时人号为“梁鸿夫妇”。何充征为主簿,蔡谟辟为掾,皆不就。卒年三十八。中国晋朝人物
有《香渚诗草》、《使黔草》、《消寒集》、《视漕雁门草》。[人物]
陈函辉(1590年-1646年),原名炜,字木椒,改名后字木叔,号小寒山子,别号寒椒道人,浙江临海人。明末官员。陈函辉少年时就读白鹿洞。明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崇祯九年(1636年),补靖江县令。靖江地瘠民困,陈函辉废苛捐杂税,行“一条鞭”法,减轻了百姓负担。后因陈函辉好交游...
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人物]
事情败露后,逃走白山,追擒伏诛。南朝宋宗室
理学著作有《月蝉笔露》、《学古十函》等。明末清初才子
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人物]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8月,汤士蘧在南京参加乡试,因感热风寒而病逝,年仅23岁,其遗作由父汤显祖编成《华文集》刊刻问世。汤显祖长子
樊洪是小说《薛丁山征西》中的人物,西番寒江关总兵,樊龙、樊虎和樊梨花的父亲。因樊梨花和薛丁山私定终身,樊洪拿剑扎樊梨花,樊梨花只好转着圈跑,樊洪在后面就追,追着追着,樊洪摔个跟头,剑尖正拄到自己脖子上,把自己扎死了。小说《薛丁山征西》中的人物
自幼家庭贫寒。为文不事奇博,但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曾师从王艮,对致良知之说十分喜爱,开始每天自我反省、自我检讨,力求符合做人准则。为官十分温和自敛,对自己要求极严。为人不远嫌、不怙势,受到百姓称赞。明朝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