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是、广王赵炳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州立是为帝(端宗),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宗死,复与世杰等立炳为帝,徙驻厓山,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抵抗元兵。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厓山破,负帝跳...[人物]
李琬(?-755年),本名李嗣玄,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肃宗李亨之弟。开元二年(714年),封甄王,十二年(724年),改封荣王,改名李滉,十五年(727年),受京兆牧、陇右节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开府仪...
李婉顺(622年—661年),字尪娘,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高祖李渊孙女,隐太子李建成第二女。性情婉顺,风容秀美,博览群书,见识广博。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发生,全家除去宗籍。富有才华,深藏不露。贞观十二年,封闻喜县主,下嫁通事舍人刘应道。伉...
李方子(1169—1226),字公晦,号果斋,李绍祖之子,李吕长孙。福建邵武人。南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袁甫榜进士第三人。李方子为人严肃谨慎。初见朱熹,朱熹便对他说:“看先生为人定是沉默寡言,但心胸宽阔,律己严格。外表平静,办事果断。”李方子...
秀之若其祖父敬弘、父瓒之皆不事权贵,时人称之。卒谥简。[人物]
李邕(678年—747年),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文选学士李善之子。出身江夏李氏,博学多才,少年成名。起家校书郎,迁左拾遗,转户部郎中,调殿中侍御史,迁括州刺史,转北海太守,史称“李北海”、“李括州”。交好宰...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人物]
李叔胤(468—503年),字叔胤,赵郡平棘(今河北省赵县)人。北魏官员,冀州刺史李璨的儿子。举秀才出身,起家著作佐郎,迁广陵王(元恭)谘议参军,出任南赵郡太守,颇有政绩。宣武帝景明三年,去世,时年三十六,谥号为惠。北魏官员
李竹勋,又名李元宰,前清秀才、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生。曾任京师第二监狱典狱长。著有《江苏第一监狱报告》、《北京监狱纪实》民国二年七月(1913.7)、《京师第二监狱报告》。京师第二监狱典狱长
李安(549年—601年),字玄德,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北周襄武县公李蔚之子,唐高祖李渊叔伯兄弟。李安容貌秀美,善于骑射。北周天和年间,起家右侍上士,袭爵襄武县公,出任仪同、少师...
李国英(?—1666年),汉军正红旗人,本籍辽东,明末清初将领。初充明左良玉部总兵官。顺治二年(1645)与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同时降清。历官四川巡抚,兵部尚书,陕西、四川总督。封世职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初从豪格至四川镇压张献忠部农民起义军,后屡率兵击败孙可望、刘文秀诸...
李邕(678~747),中国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知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政治命运坎坷,屡遭眨斥,后为宰相李林甫所害,含冤杖杀。《宣和书谱》说:“邕精...[人物]
李经方(1855年6月6日—1934年9月28日),字伯行,号端甫,合肥东乡人(今合肥市瑶海区磨店乡祠堂郢村人)。本为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之子,后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早年在家乡念书,后来进身为府学廪生(秀才中的优等生),因此被列为候选郎中。1882年在江南乡试...
太康公主(1494年2月19日—1498年10月1日),明孝宗朱祐樘独女,母为张皇后,明武宗的同母妹妹。1498年10月1日去世,年仅5岁。明孝宗嫡长女,母孝康敬皇后
李颀(?-约751年),祖籍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居住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唐代诗人。李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退归家园,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其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等都有诗词唱和。约在天宝十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