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
诗僧。约于初唐时在世。事迹参《初唐诗纪》卷六〇。《全唐诗》收其《观大驾出叙事寄怀》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六七。[人物]
(1492—1563)明僧。浙江嘉兴人,俗姓富,字月泉,号玉芝。十四岁出家海盐资圣寺。工诗,有《玉芝内外集》。[人物]
字尚之,号甘泉。生于万历戊子,卒于康熙丁未年,生性豁达,凡里中纠纷,乐予调解。[人物]
魏昂,又称作“公子昂”,也写作“公子卬”,战国时期魏国公子,魏惠王之弟。秦孝公二十二年、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秦孝公采纳卫鞅的建议,派卫鞅率兵伐魏,这就是第五次河西之战,魏国使公子卬率兵迎战,最终受骗被俘。魏惠王被迫献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
公子虔(生卒年不详),嬴姓,名虔,战国时期秦国公子。曾为秦孝公太子嬴驷之首傅,公孙贾为右傅。商鞅变法时,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后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梁,随后闭门八年不出。孝公卒,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他与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秦惠文王遂杀...
韩非,汉族,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
匡章,又称章子、匡子,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将领。初游于魏。齐威王末年为齐将,曾率军打退秦国的进攻。公元前314年,乘燕国内乱,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发,五十日,直破燕都。后二年,在濮水上游抵御秦军,失利。齐湣王即位,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匡章在垂沙(今河南省唐河...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当时无今颍上县,应为颍河上游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仲在任内...
秦邦翰(1568-1621),四川忠州人,秦葵之子,秦良玉之兄,官授副总兵等职。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秦邦翰为副总兵,1621年在浑河战役中战死。明朝官员
姬晋幼时便聪明博达,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将毁,周灵王想要壅塞谷水,使谷水向北泄出,姬晋以古代统治者不违天性,顺应自然为谏,反对周灵王堵塞谷水。并举了上古时期共工、鲧治水的例子,希望周灵王不要违背天时,做亡国之君的行...
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因势而变,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
公元前224年,秦王倾全国兵力,以王翦为将,率六十万大军大举攻楚,楚国危亡在即。王翦攻取楚国陈以南至平舆之间的地域。楚国则倾一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将,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王翦因势而变,采取坚壁固守的方针,避其锋芒。楚军多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两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