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人物]
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他在奏疏中还...[人物]
何仲举,后唐天成中登进士第,仕楚,署天策府学士,五代楚国全州、衡州刺史、诗人。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登进士第,献诗秦王李从荣。有“碧云章句才离手,紫府神仙尽点头”的佳句,秦王李从荣大悦并赐其所居乡曰进贤,里曰化龙,时人赞赏不已。后因洛阳政变,...[人物]
有《筮策洞虚录》、《左氏纪事本末》。[人物]
张仲宣对策载《文苑英华》。余事不详。[人物]
城陷,与弟渊耀自缢于城西读书之西林庵(一名竹胜庵),洒血壁上,疾笔大书“大明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域僧舍。鸣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没此心而已。异日虏气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世者,尚知予心。”能诗文,间有感...[人物]
北周时,武帝有灭北齐之志,乃献二十策。入隋,与高颍议正朔服色,并劝除六官,依汉魏旧制。出为虢州刺史,上书论取陈之策。帝悦,进位开府。及伐陈,为行军总管。文帝仁寿初为代州总管。炀帝时,年老,出为上郡太守。迁信都太守,上表乞休致。卒于家。[人物]
周仪,字确斋,清代江苏震泽人,工蝇头楷,精铁笔,兼善刻器。扬州北湖孚估庵碑出其手。[人物]
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良臣之一。明宣德七年(1432年),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到河津等地视察蝗灾后,授吏部验封主事。正统十年(1445年),升任考功郎中,后任文选郎中。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英宗被掳,...[人物]
铁保子。道光间举人。官刑部主事。咸丰间官至湖北按察使。太平军破武昌时,自刭死。谥端节。[人物]
徐荐于宋齐丘,射策入官,授文房院副使。居数年,省亲归。李璟保大中,授临川令,颇著政绩。后坐娶讼者妇,免官,徙广陵。久之,会赦,求叙理,不报,遂撰《怨词》三十篇。璟闻而鸩之,时年方四十。[人物]
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人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年仅13岁的他就在《觉民》杂志上发表《为种流血文天祥传》,借文天祥九死不屈的抗元故事,号召人民反抗清廷,“我愿我爱国志士效之、实行之,则胡儿虽狠,不难犁庭扫穴矣”。[人物]
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人物]
修道术,好吹铁笛。相传于神宗熙宁、元丰间,游武夷山,逢腊节,诸道各招饮,陶真皆赴,笛声一时并发。后过通仙岩,留诗别众,不知所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