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集
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祖籍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郡望太原阳谷(今山西太谷),唐朝宰相,刑部尚书白居易从弟。白敏中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李听幕府,后历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唐宣...[人物]
公子白,秦武公的嗣子。秦武公死后,公子白未能继立,武公的同母弟弟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是为秦德公。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附近的平阳,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春秋时期秦武公的嗣子
陈绳祖(1733-1784),字孝祜,号縆桥,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人。陈大受第三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由户部主事入直军机处,任军机章京(军机大臣的属官),官至广东督粮道兼辖广州府。著有诗集《素园集》(今轶)、《縆桥遗稿》,其...
陈淳(1159年-1223年),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今福建龙溪)人,朱熹弟子,南宋哲学家、理学家。陈淳早年弃科举,师从朱熹,无书不读,无物不格,贯通义理。嘉定十一年(1218年),其以特奏恩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夏光定十三年(1223年),陈淳未上任而卒。陈$...
释惟白,号佛国,住东京法云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法云秀禅师法嗣。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所集《续灯录》三十卷入藏。《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人物]
(1904~1973),人。大革命时期参加赤卫队,1928年7月考入广东工程教导队电务班,1939年5月由文昌县委推荐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同年8月加入,历任琼崖抗日总队、琼崖纵队电机室主任、无线电训练班主任兼教员、无线电新闻台台长、新华社海南分社电务科长。海南解放后,历任海口市电信局副局长,海南邮电...
田白,即田庄子,中国周朝时期的齐国田氏首领,齐太公田和的先祖。田襄子去世后,他的儿子田白继承父位,成为田氏第十位宗主。田庄子担任齐宣公的丞相。齐国田氏第十位宗主
白美是《大宅门2》中的人物,白景琦的孙女。年轻时和童越相爱,却因父母暗中阻挠,最终错失真爱,得了一种精神病。后期生活很不幸,郁郁寡欢;又因为姐姐丧失了一段姻缘,虽然也嫁了人,却在新婚不久后丈夫死去,被赶出了夫家。最终在姐姐白慧的逼迫下病犯,持刀砍伤妈妈和姐姐...
白玉蟾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人物]
白子仪,曾与范镇交友。事见《东斋纪事》卷五。今录诗十首。[人物]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谷...
白乙丙(生卒年不详),子姓,蹇氏,名丙,字白乙,世称白乙丙。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秦相蹇叔之子、白姓的始祖之一。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跟随孟明视、西乞术袭击郑国,受到商人弦高阻挠,灭亡滑国。回师路过崤山,受到晋军突袭,兵败被俘。得到文嬴说情,得以释...
陈凖(?~300年),颍川许昌人。西晋大臣,官至太尉,封广陵郡公。出身汝颍名门士族颍川陈氏。早年居于乡里,被乡人称赞有声望,初任中书令,后因协助赵王司马伦废黜贾后党羽有功晋封海陵公,淮南王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时,陈凖设计诓骗晋惠帝打出督战的令旗白虎幡,...
林庚白(1897~1941),原名学衡,字凌南,又字众难,自号摩登和尚,民国时期诗人、政治人物。1897年(另有1894年、1896年之说)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州尾村)。幼孤早慧,由其姐抚养长成。8岁便负笈北京,一生热心政治,曾加入京津同盟会,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林庚#...[人物]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知华州郭源明曾审理白麟偷税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三一),略可知其生活时代。今录诗八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