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被锡伯族称作“孙扎拜义车孙扎”。该天一大早,青少年拿盆、碗互相泼水。过去,端午前的半个月里,长辈给幼童的衣背上挂布猴,到端午这一日,将布猴投入河里。各家各户的门口都挂艾草,以此避邪。此日清早,老人又给子孙的耳朵里塞艾叶。此外,这一天还举行叼羊...
端午节系五色线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端午节这天,大人们便在儿童的手腕、服腕和脖子上系上五色线。人们认为系上五色线,可以驱恶免疾,长命百岁。据现代学著考证:五色线跟古代的阴阳五行相关。黄龙最大,其他四龙全归其统领,五龙便形成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开始滋生繁殖,疫病增多。端午节悬挂艾篙是一项很重要的风俗,也是端午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艾篙,又称艾叶或家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叶性温徽苦、芳香无毒,有强烈的杀菌功能,有除虫治瘟和温子宫等功...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之一,由于地域广大,不禁产生了很多相异的节日。 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对今天的风俗与习惯。 端午的吃 让人想到的肯定是粽子。扬州人包的粽子有鲜肉、香肠、红豆、蚕豆等,形状有...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苏州市端午节的汉族民间习俗,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因为季节的关系,端午节前后,是各种毒虫出...
端午习俗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夫差继承王位之后,伍子胥又辅佐其实现了称雄东南、争霸中原的伟业。后因他敢于直言相谏,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尽。吴越地区百姓十分怀念这位忠臣良将,每年端午节,都要在江河之上举行龙舟竞渡等...
五毒饼, 端午节前后,不少食铺会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豆腐炖大蒜,则是端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
粽子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传说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流放到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绝望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于是,传说“端午”乃屈原祭日,吃粽子赛龙舟便成为端午时节纪念屈原的中华传统风俗。与五红类似,江南...
端午节除了带五彩绳的习俗外,还有挂小辣椒、老虎鞋,孩子头上写上王字,这样孩子不闹,也是为了驱除灾害、瘟疫。到了端午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给小孩子戴上虎头帽、穿上老虎衣。人们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软弱无力,对疾病不了解,认为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为了驱魔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
端午节是春节后的一个大节。过节就要吃喝,绿豆糕、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因此在端午节吃绿豆糕就这样被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端午节吃绿豆糕的传说 据说这是为了...
关于端午的由来有以下多种说法: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龙的图腾、恶月恶日、伍子胥与曹娥纪念日等。这么多的传说,足以说明端午节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艾在药用中用的是叶子,即艾叶。艾叶的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他们认为三年长的艾叶会有更大的药效。挂艾叶...
而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传说到了宋朝,又因皇帝的下谕和对屈原的追封,使纪念屈原的说法广为流传,似乎已成为正宗起源。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源于我们祖先的图腾崇拜,源于我们祖先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图腾的原始崇拜仪式。传说,我们祖先三皇五帝或为龙的化身,...
端午节清晨,白马人家家都在门框上插上采摘的柳枝和水菖蒲,表示活力兴旺,象征全年全家身体健康、财源茂盛,同时意在驱邪除魔、消灾避难、吉祥安康。白马人认为,端午节清晨的泉水是最神圣、洁净和吉祥的,视其为上苍赐予的神水,传说泉水里含有能治百病的药。白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