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豆秸燃烧起来把锅内的豆煮得哭泣不已。...
(卷三)将这些诗歌与《唐才子传》相互参证可以得知,贾岛与终南诸峰隐士确有非同一般的交情。此位厉宗上人应该也是终南山中贾岛的知交之一。送僧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原因可能是僧人乃方外人士,于世情、人事大都超脱出来,飘逸恬淡。“鹤”在诗歌中,往往是高蹈脱俗、...
曹植“一代诗宗”的诗史地位,是由曹植的四大贡献奠定的。将曹植作为《风》、《雅》、《楚辞》的正宗传人来推崇。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卷上),初步确立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所以成书《多...
一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中国的吟酒诗肇始于《诗经》时代,即西周初至春秋中叶期间。在其现存的120余首诗中,光以《饮酒》为题的就有20首。据粗略统计,其吟酒诗总数不少于50首。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吟酒诗发展史上的第二高峰期。一言...
“酒中自有诗千首”,诗人以酒助兴,把酒临风,屡出佳句。如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酒是兴奋剂,借酒助兴,产生激情,吟诗作文,对嗜酒的诗人来说,或许是有作用的。但酒却又是易于闯祸的,李白嗜酒作诗,终因在江上酒后捉月,落江而死。...
以至于鲁迅先生要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同时代人的认识与评介或许更有人文层面上的研究意义和历史文化及其接受领域上的判断价值。唐以后的诗基本上笼罩在唐诗的影响下。五代十国五十年,与晚唐往往看作一体,与宋初又混沌接续,不易分割。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给正始诗风下了定义:正始体,魏年号。严羽以桥阮诗为正始诗风的典型代表,现各中国文学史教材一般都沿袭此说。钟嵘肯定了“彬彬之盛”的建安诗风及“勃尔俱兴,踵武前王”的太康诗。
《佩兰》是中国古琴名曲,据《春草堂琴谱》,相传作者南宋毛敏仲,取诗人屈原《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诗意而作。曲调清淡质朴,表现了作者借兰花比喻自己爱国的高尚情操。鸣志的曲子,佩兰比喻自命高洁,比如《离骚》里面有“纫秋兰以为佩”。《天闻阁...
再次,可以称为“诗史”的作品,多从诗人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其中饱含了诗人的血泪和苦难坎坷的人生经历。
把《神韵集》看作王渔洋首倡“神韵”诗论的标志,已是论者的共同认识。尚宋既已成风,而其中心,恰在扬州一带。对于这些,王渔洋在扬州一带通过一年时间的游历和广泛交往,自然深有所感,《神韵集》即是对此而作出的反应。其次是王渔洋已具备了倡导个人诗论的条件,这包括观念的形成和...
以诗歌作为叙述历史事件文本的“诗史”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及古代文学阐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跳出单一意图论阐释的怪圈,用文本关照和文献考证的眼光对“诗史”之名缘起及历代学人的品论进行审视和考辨,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理解和启发。第二种观点认为杜诗的...
诗是的,酒是品的。好诗,品好酒,不但是古人,也是今人的一种美的心享受。在中,凡声名遐迩的好酒,都留在了诗人的作品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捧读他们那些锦词绣句,那佳醪浓浆的角噙香,那金盏玉杯的诗画意,那酩酊陶然的致风雅,那玉山倾倒的酣畅淋漓,仍令...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出了诗人获悉官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喜讯后兴奋不已的心怀,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这类内容的诗在杜甫吟酒诗中占的比重较小。其遭遇往往在吟酒诗中得到反映。诗人悲叹自己的穷困潦倒,实际上是间接地悲国破,悲民穷。再次...
何绍基论书谱何绍基论书谱。何绍基作品欣赏:论书谱
酒与诗词的关系,好似一对孪生兄弟,以致于我们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均可闻到阵阵扑鼻醇香。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诗与酒结伴同行的记录。《诗经周南卷耳》曰:“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永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