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研究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中庸分章宋黎立武撰中庸之书浩博深逺若不可涯其寔防聨而珠贯也诸家虽字论句析然于大防未明读之使人茫然分章所以原作者之意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太平经国书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太平经国书十一卷宋郑伯谦撰伯谦字节卿永嘉人官修职郎衢州府学教授王与之周礼订义首列宋代説周礼者四十五家伯谦为第三十一居黄度项安世之间盖宁宗理宗时人是书?挥周礼之义其曰太平经国书者取刘歆周公致太平之迹...[书籍]
献征录序卷之一宗室一卷之二宗室二卷之三戚畹卷之四驸马都尉卷之五公一卷之六公二卷之七侯一卷之八侯二卷之九伯一卷之十伯二卷之十一中书省卷之十二内阁一卷之十三内阁二卷之十四内阁三卷之十五内阁四卷之十六内阁五卷之十七内阁六卷之十八詹事府一卷之十九詹事府二卷之二十翰林院一卷之二十一...[书籍]
奴才小史民国·老吏○鳌拜鳌拜,为清开国异姓功臣之一。清世祖临殁时,受顾命,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为辅政大臣。于任事之初,先宣誓曰:“不私亲戚,不计仇怨,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书籍]
渤海位青營二州間漢于其西南陸置渤海郡唐于其北陸建渤海國海旁出為勃作渤非正文然後世沿用之渤海唐東荒大國也地方五千里置五京為府十五為州六十又二州各領縣數當倍蓰于州始唐武后聖曆二年己亥訖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傳世十五六閱年二百二十有九典章制度規橅諸夏何其蔚然文也東荒諸國魋結蠻夷服土苴政教...[书籍]
《史佚书》序《史佚书》一卷,周太史尹佚撰。按《书洛诰》逸祝册、孔安国《蔡沈传》并云:逸,史佚也。陈师凯曰:古字通作逸。《春秋左氏传》僖十五年杜预注: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名。佚襄十四年正义晋语:文王访于辛尹,贾逵以为辛甲尹佚。《...[书籍]
刘渊刘渊字符海新兴匈奴中人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世居北狄千有余岁至冒顿袭破东胡西走月氏降服丁零内侵燕代控弦之士四十余万汉祖患之使刘敬奉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子孙遂冐母姓为刘氏建武初乌珠留若鞮单于子右奥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入居西河美稷今离石左国城即单于所徙庭也后汉#$...[书籍]
《唐阙史》,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二卷。本名《阙史》。原为三卷。高彦休(854~?),号参寥子,籍贯不详。884年(僖宗中和四年),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议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书籍]
史記集解序裴駰〔一〕班固有言曰:〔二〕「司馬遷〔三〕據左氏、國語,〔四〕采世本、戰國策,〔五〕述楚漢春秋,〔六〕接其後事,訖于天漢。〔七〕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八〕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九〕亦其所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閒,斯已勤矣。...[书籍]
先至者曰下岩,岩之中有泉出焉,虽大旱未尝涸。岩有两口,其中则通为一穴,大者取砚所自入也,小者泉水所自出也,故号曰水口。陈公密所开也。(宋无名氏《端溪砚谱》)下岩北壁石盖泉生其中,非石生泉中,则润可知矣。岩之中有泉珠散落,如飞雨不绝。北壁石眼...[书籍]
《近代社会龌龊史》(又名《近十年之怪现状》、《最近社会龌龊史》),吴研人作品。据作者自序,本书可以视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续篇。[书籍]
新修本草唐苏敬等20余人编写公元659年作者简介:尚志钧,出生于1918年,本草文献学家,本草文献整理研究奠基者。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医学本草文献的研究。10年来,他依据历代经、史、子、集及各种类书、专书,相互参证,运用独特的考据方法对本...[书籍]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是元朝的伯颜,拒绝宋使的口头语,本没有甚么秘谶,作为依据。但到事后追忆起来,却似有绝大的因果,隐伏在内。宋室的江山,是从周主宗训处夺来。宗训冲龄践阼,晓得甚么保国保家的法儿?而且周主继后符氏,又是初入宫中,才为国$#...[书籍]
小说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严嵩乱政为背景,五女中四位均遭流离磨难,历经曲折,始得团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