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孙奭等十八人一同编修历代君臣事迹。采摭铨释了经﹑史﹑《国语》﹑《管子》﹑《孟子》﹑《韩非子》﹑《淮南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和历代类书﹑《修文殿御览》﹐分类编纂。用编年体和列传体相结合...[书籍]
元祐(1087—1094)初偕友游长安城南,寻访唐代都邑旧址,著《游城南记》。文中记述到大慈恩寺、大雁塔的创建、兴衰及历代修葺的概况。至作者寻访时,寺已毁,但塔仍“俨然”矗立,其“东西两龛唐褚遂良所书圣教序及唐人题名记碑刻存焉”。文中对寺、塔所处环境,如曲...[书籍]
五代时,福州曾一度升为长乐郡,故又名《长乐志》。编者采择北宋庆历三年(1043)林世程纂修的福州志资料,并增入庆历三年至淳熙九年计一百三十九年事,共四十卷,分地理、公廨、版籍、财赋、兵防、秩官、人物、寺观(末附山川)、土俗九门。所记五代十国事迹,可补正...[书籍]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书籍]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书籍]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的故事早就在民间传诵。南宋时,王的《东都事略》等,书已有零星记载。宋末遗民龚圣与作有《宋江三十六赞》;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述了宋江等人的事迹。元代有25种水浒题材的剧目,水浒故事传到元末大致形成了今本...[书籍]
饮流斋说瓷》民国广州许之衡守白着●目录槪说第一槪窑第二说胎釉第三说彩色第四说花绘第五说欵识第六说瓶罐第七说杯盘第八说杂具第九说疵伪第十●槪说第一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浅深釉胎之粗细则兼藉天时舆地力而人巧...[书籍]
武献公萧颍胄,疾笃,谓诜曰:“推某历数,当无辜否?”答曰:“镇星在襄阳,荆州自少福。明府归终于乱代,齐名伊霍,足贵子孙,有何恨哉!”公曰:“君得之矣。但昏主狂虐,人思尧舜,恨不见清廓天下,息马华山也。”歔欷而终,果如其言。颍胄,赤斧之子。○张畅宋张畅常奉持观音。南...[书籍]
本书是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中庸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书籍]
《孟子》共七篇,是孟轲及其弟子所著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朱熹所作的《孟子集注》使之身价倍增,从子部一跃而入经部,朱熹注搀入了他作为理学家的许多见解,是一部经典注本。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书籍]
生於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卒於清圣祖康熙三十一年,得年七十四岁。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甲申(1644)以前,用力於诗文、科举;明亡以後,大受刺激,与父亲隐居数年,在辗转流亡中钻研《周易》及诸经,并参与抗清。遭清缉捕,浪迹湖湘一带。顺治八年返湖南衡阳隐居,潜心著述。夫...[书籍]
逮乎伏羲氏之王去声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直追轮为大辂音路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作能微增冰之凛力锦。何哉?盖踵音肿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书籍]
自《唐李问对》一书行世以来,历代学者就普遍认为此书是北宋仁宗时(1023—1063年)人阮逸的依托之作。如陈师道(1052—1101年)的《后山谈丛》、何薳(1077—1145年)的《春渚纪闻》认为此书是阮逸所著。邵博(?—1158年)的《邵氏闻见后录》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则认...[书籍]
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为订正,观点颇多可取。后经明·汪机于1523年予以补订,并将其《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二卷(两淮监政采...[书籍]
第十二卷杨吴第十三卷南唐第十四卷宋(一)第十五卷宋(二)第十六卷宋(三)第十七卷宋(四)(附金)第十八卷元至元第十九卷元至正第二十卷明洪武(一)第二十一卷明洪武(二)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第二十三卷明永乐第二十四卷明宣德第二十五卷明正统第二十六卷明景泰第二十七卷明天顺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