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论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经衷论书?提要【臣】等谨案书经衷论四卷国朝张英撰英有易经衷论已著录此书不全载经文但每篇各立标题而逐条系説亦如其説易之例凡虞书六十三条夏书三十二条商书五十二条周书一百六十七条前有康熙二十一年正月进书原序一篇时英方以翰林学士侍讲幄故因事敷陈颇...[书籍]
春秋通论清姚际恒春秋通论序(前阙)书之旨亦隐而弗彰,不亦过与!妄夫目春秋为朝报,而春秋隐;愚夫尊之过高、求之过深,而春秋愈隐。然则春秋一经,有不亡于妄且愚之目者几希!故诸经之亡,皆亡于传注,而春秋为尤甚。何则?一经而有三传焉,又多乎哉!彼三传者,皆汉以上之书也,今之学...[书籍]
论语拾遗(宋)苏辙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论语拾遗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论语拾遗一卷宋苏辙撰前有自序称少年为论语畧解其兄苏轼谪黄州时撰论语说取所解十之二三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与其孙籀等讲论语因取轼说之未安者重为此书轼书宋志作四卷文献通考作十卷今未...[书籍]
论语全解(宋)陈祥道撰提要臣等谨案论语全解十卷宋陈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元佑中为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李廌师友谈记载其本末甚详晁公武读书志云王介甫论语注子雱口义其徒陈用之解绍圣后皆行于场屋为当时所重又引或人言谓用之书乃邹浩所著托之用之考宋史艺文志别有邹浩论...[书籍]
原要论清·袁氏(佚名)公元1828年麻疹专著。《原要论》(1卷),清袁氏(佚名)撰于道光八年(1828年)。本书主论?症(即麻疹)诊治及合并症。详于论症辨状,对症用药。卷末附有虞氏麻疹治法。《麻疹备要方论》(1卷),清吴砚丞(亦鼎)编。书成于咸丰三年(1853年)。此书...[书籍]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书籍]
全书遵崇《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力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论,倡导培补脾土、潜降阴火的治则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书中用方虽多延用《内外伤辨惑论》,但又作了进一步的理...[书籍]
本书是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对《论语》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附:《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原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从他父辈起,居住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平。生于南宋...[书籍]
卷一为总论,分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本书补救论;卷二论述血上干证治,诸如吐、呕、咯、唾、咳血等血证14条;卷三为血外渗证治,有诸如汗血、血箭、血痣等7条;卷四为血下泄证治,有诸如便血、便脓、尿血等6条;卷五为血中瘀血论...[书籍]
《盐铁论》是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撰写的重要史书,作者是西汉的桓宽,桓宽字次公,在汉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士聚集京城,调查民间疾苦。这次聚会上,贤良文学们提出,盐铁官府垄断专营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是造...[书籍]
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反映了上自《内》《难》,下迄清代的重要学术论点。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书籍]
本书凡6卷,共30回。叙述了青红帮自乾隆12年至清末的起始、成立、发展的历史。[书籍]
诗经通论清姚际恒序卷前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诗经通论序顾颉刚古人习熟于口耳者惟诗,无往而不引,无事而不歌。以其托物抒情,宛转掩抑,辞义不若他经之彰者,故经师所为恒多索隐行怪之论。汉人治学,其...[书籍]
《四库全书论语学案》(明)刘宗周撰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论语学案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论语学案十巻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钞已着録宗周讲学以慎独为宗故其解为政以徳及朝闻道俱首揭此旨其传虽出姚江而颇能救正其失其解多闻择善多见而识章有云世谓闻见之知与徳性之知有二予谓聪...[书籍]
婴儿论清·周士祢公元1644-1911年儿科著作。1卷。清周士称撰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书中载述以下内容,即辨初生脉证并治以及寒热、发惊、疮疹、疳病、上焦病、中焦病、下焦病脉证并治。卷末附护养等论述。作者论病仿仲景意旨,并以证治为主,结合预防、护理,具有一定的学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