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书籍]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书籍]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道家著作,当时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书籍]
《管子》二十四卷,旧本题管仲撰。刘恕《通鉴外纪》引傅子曰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後之好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後事,轻重篇尤复鄙俗。叶适《水心集》亦曰,《管子》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以其言毛嫱、西施、吴王好剑推之,当是春秋末年。今考其文,大抵後人附会多於仲之本书。...[书籍]
《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传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现在版本的《管子》是在西汉时由刘向编定的,原有八十六篇,现只有七十六篇,内容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书籍]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书籍]
《列子》又称《冲虚真经》。道家著作,八卷,相传为列子所撰,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后。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代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列子》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天...[书籍]
《孙子兵法》共13篇,是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作者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他受吴王阖闾重用,在吴国为将,辅助吴治军强国,为吴王的霸业作出了贡献。《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对战争、军队的基本问题的论述和战略、策略、作战原则、方法等。它...[书籍]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魏侯罃也。都大梁,僭称王,谥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叟,长老之称。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书籍]
曹子桓云:立德著书,可以不朽。杜元凯言:德者非所企及,立言或可庶几。故户牖悬刀笔而有述作之志矣。常笑淮南之假手,每蚩不韦之托人。由年在志学,躬自搜纂,以为一家之言。粤以凡庸,早赐茅社,祚土潇湘,搴帷挟服。早摄神州,晚居外相,文案盈前,书幌未辍,俾夜作书,勤亦至矣。伯牙之琴...[书籍]
据北史、北齐书本传,刘书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北分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異常尖锐时期,北朝为異族统治,其所撰之刘子,针对当时的社会时弊,表达了自己治国安民的思想主张和为国建功立业、施展个人才能的政治抱负。刘子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六朝时,江左谈玄风气盛行,北朝亦受其...[书籍]
孝宗敬皇帝宝训序皇考孝宗敬皇帝宝训凡十卷总若干条盖取诸实录所纪宸谟圣政之深切著明者汇次成编以示继述之大于戏惟我皇考御天下十有八年德配天地而功赞化育凡礼乐法度纪纲文物巍然焕然著在天下被之臣民固有目者所共睹有耳者所共闻也至于忧勤之念存于心而笃恭之妙自化成乎天下盖一时纪录者所不...[书籍]
程敏政撰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明文衡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明文衡九十八巻明程敏政编敏政有宋遗民録巳着録是编首代言为词臣奉勅撰拟之文次赋次骚次乐府次琴操次表笺次奏议次论次说次解次辨次原次箴次铭次颂次赞次七次策问次问对次书次记次序次题跋次杂着次传次行状次碑次神道碑次墓碣次墓志次墓表次哀诔次祭...[书籍]
(宋)唐庚强行父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绍圣(1094-1097)中举进士,官宗学博士,擢京畿常平。后谪居惠州有年,赦归返蜀,道卒。著有《唐子西文录》。《宋史》有传。强行父(1091-1157),字幼安。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曾官睦州、宣州通判。《唐子西文录》...[书籍]
夫君子者,易親而難狎,畏禍而難卻,嗜利而不為非,時動而不苟作。體雖安之,而弗敢處,然後禮生;心雖欲之,而弗敢信,然後義生。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弗徑情而行也。夫亂世者,以麤智為造意,以中險為道,以利為情,若不相與同惡,則不能相親,相與同惡,則有相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