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录
《喻世明言》,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用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明末冯梦龙纂辑。部分为宋元话本旧作,也有明人拟作。文字可能经过纂修者的加工。题材多来自民间,也有根据历史小说和前人小说改编改写的。[书籍]
学射录蠡县李塨稿卷一予自幼习射,力既薄脆,学复贪多,遂半废不克有成。然以射为六艺之一,虽奔走四方,依依不能忘,凡遇能射人无不问,遇射书无不览也。郭子坚任桐乡,曾开雕射法一帙,予为序之,而辞义未尽之善。迄今欲教我后进,不能了解于心手间,正在踌躇,无从质问。一日,忽有叟而杖见...[书籍]
《守城录》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守城机要》和汤□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宁宗以后合为一书,刊行于世。现存清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时刻本,共四卷,约17800字。该书根据攻城武器的发展和实战经验,着重阐述了守城战法的改革。它提...[书籍]
《琵琶录》唐段安节琵琶法三才,象四时。风俗通云,琵琶近代乐家作,不知所起,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五行,四弦象四时,释名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吹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汉遗乌孙公主入蕃,念其行速思慕本朝。使知名者马上奏琵琶以忄尉悦之。琵琶有直项曲项者,盖便於关轴也。乐...[书籍]
(明)李東陽等纂《大明會典》簡介明代官修的記載典章制度的史書。又名《明會典》。始纂於弘治十年(1497)三月﹐經正德時參校後刊行。共一百八十卷。嘉靖時經兩次增補﹐萬曆時又加修訂﹐撰成重修本二百二十八卷。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仿《唐六典》...[书籍]
按“明季南略”,为无锡计六奇(用宾)继其“明季北略”而编辑的。综合两书,上自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下迄清康熙四年(乙巳)南明永历帝被害止,志明季五十余年史事;虽各独立卷次(“北略”分二十四卷),实无异一书的前后两编。前编(“北略”)记北都...[书籍]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篡辑,宋元明话本小说选集,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本书是"三言"中的第一种.《喻世明言》初版本名为《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后重印改名为《喻世明言》。为兴〈三言〉其他作品书名...[书籍]
《喻世明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最初版本名为《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后重印改名为《喻世明言》,以与“三言”其他作品书名相配。全书40卷,每卷1篇,共计40篇。它和《通言》、《恒言》一样,为宋元明话本小说。[书籍]
明刻话本四种《李亚仙》、《王魁》、《女翰林》、《贵贱交情》四种话本,明万历末年(约一六一〇)小说传奇合刻本,上栏刻小说,下栏刻传奇。书已残,仅存一册,不知全集书名。此成本鱼口镌有“小说下”三字,可见原书所收话本至少有上、下两集,其中《李亚仙》,因残佚首二页,故标题...[书籍]
《昭明文选》,简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盛极一时。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延至元、...[书籍]
《明史演义》(即《明史通俗演义》)为《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有一百回,自平民皇帝朱元璋开国,终至明思宗殉国,经历276年。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统一华夏,好不容易将当时的外族赶出中土,却又怕不断的骚扰,只好将长城筑高筑厚。也唯有此时,出现一位七次下...[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洪范明义书类提要【臣】等谨案洪范明义四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编乃崇祯十年官左谕徳掌司经局时纂集进呈之书其自序曰上卷言天人感召性命相符及好徳用人之方下卷言阴隲相协彞伦条贯旁及阴阳厯数之务初终两卷乃正定篇章分别伦序道周之学深于天文...[书籍]
廉明公案廉明公案(明)余象斗辑《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二卷,存万历二十六年(1598)余象斗自序本,又有明建安书林郑氏萃英堂刊本,不题撰人。上卷分人命、奸情、盗贼三类,计三十七篇;下卷分争占、罪害、威逼、拐带、坟山、婚姻、债负、户役、斗...[书籍]
明□宗□皇帝实录卷之〔一〕(天启七年九月)卷之〔二〕(天启七年十月)卷之〔三〕(天启七年十一月)卷之〔四〕(天启七年十二月)崇祯实录卷之一怀宗端皇帝(一)卷之二怀宗端皇帝(二)卷之三怀宗端皇帝(三)卷之四怀宗端皇帝(四)卷之五怀宗端皇帝(五)卷之六怀宗端皇...[书籍]
《负暄野录》二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旧本题陈槱撰,不著时代,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是书上卷论石刻者五则,其前汉无碑及古碑毁坏两说,未经人道。言篆法一则,谓作篆仍宜用笔尖,持论甚详。言诸家书格者七则。下卷言学书之法者四则,言笔墨纸砚者十二则,俱甚精到。此书《宋史·艺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