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行,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累官知藤州。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五一。今录诗四首。[人物]
林方,字梅边(影印《诗渊》册三页二○八一)。[人物]
林琼,清嘉庆年间(1796~1820)人士。生平不详。[人物]
济南(今属山东)人,隰城丞薛元暧妻,玄宗时人。有母仪美德,亲自训导子侄,后皆以文学知名,时人颇称誉之。林氏博涉五经,善属文能诗。所作篇章颇为时人所讽咏。事迹散见新、旧《唐书·薛播传》、《唐诗纪事》卷七八。《全唐诗》存诗1首。[人物]
(1625—1676)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甫草,号改亭。明诸生。曾献策于史可法,不能用。入清,为顺治十四年举人。奏销案起,被黜。曾从汤斌讲理学,从汪琬受古文义法。纵游四方,与贤士交往。友人吴兆骞远戍关外,为恤其家,且以女许配其子。诗文有奇气。有《改亭集》。[人物]
林仲雨,曾与林亦之唱和(《网山集》卷一)。[人物]
林仕猷,字叔文。揭阳人。洪武初举儒士,任本县教谕,升本府教授。学问该博,尤善吟咏,名动京师,学士宋濂甚推重之。年六十六卒于官。明嘉靖《潮州府志》卷七有传。[人物]
林绍裕,福建永福人,又作福州人。拔贡。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七月任凤山县训导,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署教谕。现存诗作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仅两首。[人物]
林肤,字硕儒,福清(今属福建)人。旦子。以荫入仕。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因元符末上书事入党籍。事见《宋史》卷三四三《林旦传》,《元祐党人传》卷五有传。[人物]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人物]
查林,字花农,宛平人。官云南通判。有《花农诗钞》。[人物]
刘东父(1902-1980)名恒壁,以字行,号乐无居士、旷翁。四川双流人。1954年被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有《旷翁诗钞》,内有《忆剑楼词》。[人物]
方林,字枝一,号桂堂,桐城人。诸生。有《也是先生集》。[人物]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人物]
林材,授都司,生平不详。当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