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引义
曾尚增,字谦益,号南村,长清人。乾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历官郴州知州,有《平定杂诗》、《桐川官舍联吟》、《草舟行杂诗》。[人物]
吴尚质,当为明宪宗成化时人。岁贡生。任弋阳训导。以子赴赠工部郎中。著有《解云集》。传附见清宣统《高要县志》卷一八。[人物]
司马尚之(?-402年),字伯道,晋朝宗室,谯敬王司马恬长子,晋宣帝司马懿六弟魏中郎司马进之后,河内温县人。司马尚之初任广陵相、散骑侍郎等职,其父司马恬死后离职服丧,并袭爵谯王。后任骠骑将军、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咨议参军,隆安元年(397年),王国宝被杀后,司马尚之...
李义邕(生卒年不详),字义邕,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北魏时期大臣,敦煌宣公李宝曾孙,司农少卿李蕤的儿子。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亲昵长乐王元子攸。孝庄帝元子攸登基后,备受信任,参与诛杀太原王尔朱荣,历任中书侍郎、太常少卿节闵帝时期,遭到徐州刺史尔朱仲远...
古义,字自破。新会人。俗姓卢。出世丹霞,历诸上刹,皆典重职。晚隐新州竹院,瓶笠萧然,意泊如也。后闻角子继席丹霞,策杖来归,竟终于丹霞。著有诗百馀首。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不戒和尚,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仪琳之父,哑婆婆之夫。逻辑怪异,武功颇为高强。因追求尼姑(哑婆婆)而剃光了头,做起和尚,起初恼恨令狐冲令仪琳害相思病,找上采花大盗田伯光,制服了他并到华山请令狐冲去与仪琳见面,不成后逼迫田伯光当了和尚,法号“不可不戒...
尚静波(1947~)笔名:宁河、丁可,满族,天津宝坻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曾任内蒙呼和浩特市作协主席,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内蒙古作家协会理事。
黎景义(一六〇三—一六六二?),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人物]
高尚贤(1484—1536)字大宾,号风溪,河南新郑县人。高魁子,高拱父。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礼部仪制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嘉靖间任山东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光禄寺少卿等官。明代官员
时李常以中丞为帅,每宴集,必召尚友,凡乐语诗词,皆即席而成,因目为席上才子。[人物]
韦义远,北魏韦祉之子。北魏官员
胡义周,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汉人,西秦时为姚泓黄门侍郎,赫连勃勃时为秘书监。撰有《统万城铭》:“延王尔之奇工,命班输之妙匠,撰文梓于邓林,采绣石于恒岳,九域贡以金银,八方献其环宝。”有一子胡方回。
公尚过,墨子的弟子,深得墨子器重,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墨子的弟子
司马尚(?―302年5月7日),字敬仁,晋惠帝司马衷之孙,愍怀太子司马遹三子。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被封为襄阳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八月,被立为皇太孙。太安元年(302年)三月癸卯日去世,谥号冲太孙。西晋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