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
北魏时期大臣,宜都王穆平国的儿子。迎娶新平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虎牢镇将。迁吐京镇将,平定叛乱有功,授汾州刺史。入为光禄勋,册封魏郡开国公。出任燕州、凉州、夏州刺史,累迁侍中、中书监。受累于穆泰谋反,废为庶民,病逝于家中。宣武帝时期,获赠镇...
北魏时期学者,尚书仆射李平之子。博学有文才,袭爵彭城侯。起家太尉府行参军,历任尚书郎、著作佐郎、光禄大夫等。永安二年,北海王元颢进入洛阳,以为给事黄门侍郎,事败除名。孝静帝时,授散骑常侍,出使梁朝,江南称赞其才辨,授大司农、秘书监。东魏武定...
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万历五年(1577年)殿试第一
北魏时期大臣,中书监高允的孙子。沉稳优雅,博涉经史。太和十五年,起家奉朝请、太尉(拓跋丕)法曹参军,历任尚书祠部郎、治书侍御史、洛阳令、国子博士、颍川郡守、泾州刺史。宣武帝即位,授尚书右丞。孝明帝时期,授司徒(元怿)司马、太尉(元怿)司马,...
,字游,原居鲁地,后移居平陵,少好任侠,年四十,学《易》、《论语》,元帝时,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遂授博士,迁任杜陵令,后为槐里令。为人狂直,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汉成帝时,朱云进谏攻击丞相张禹为佞臣,帝怒,欲斩之,他死抱殿槛,结果殿槛被折断。后以...
少以清行闻于时。进士擢第,授崇文馆校书郎,恩拜左拾遗,历杭、常、绛三州刺史。以课最高,征为朝散大夫、上柱国、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官至兵部侍郎。简絜贞方,绰继门风,历践清贯,以名节著于史册,人士归美。大和三年八月卒,时年五十六。唐朝大臣
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官京兆府教授,迁司农簿,献《无逸传》。历太学博士、湖北转运使判官。学问渊博,为时所宗。[人物]
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
北魏时期大臣,南齐左仆射王奂之孙,司徒从事中郎王琛之子。王翊风度秀美,好学有才。起家秘书郎,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司空从事中郎、中书侍郎、清河王(元怿)友,迎娶太傅任城王元澄之女。孝明帝时期,嫁女于广阳王元湛,与权臣元乂结为姻亲,历任济州和定州刺史。清...
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人物]
唐高宗时期,凭借门荫入仕,起家唐太宗挽郎,辅佐许王李素节,历任符玺郎、太府丞,迁朝散大夫、尚舍奉御。受到阎庄牵连,坐罪流放桂州。武周建立后,授荣州司马,迁尚方监丞。天授元年,去世。唐朝大臣
丁善庆,号自庵、养斋,道光皇帝赐字伊辅,时人称之伊辅公,清湖南清泉县(今衡南县)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道光老师,历贵州、广东乡试主考官,国子监司业,会试分校,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学政,“多拔寒畯,教人先行而后文”,教育思想以“体用兼行...
柳诒徵(1880年2月5日—1956年2月3日),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字翼谋,号劬堂、知非,又号龙山,江苏镇江人,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历史学家,版本学家,书法家,文献学家,目录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柳诒徵于1913年—1914年任北京明德大学历...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