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问源流概略
乾隆间荐举经学,分修《三礼》及《律吕正义》,累官宗人府主事,乞养归。曾主讲岳麓书院。治经学,尤深于《礼》。有《周礼会要》、《仪礼分节句读》、《考古源流》、《锄经馀草》、《乐律问对》、《诗文略》等。[人物]
源昌(,厦门曾厝埯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岁贡生,官训导。少作《百花诗》,释超全、林佶为之序。后游台澎,有《澎游草》一卷、《台湾杂咏》三十首。提督施世骠延主鹭津书院,课其子弟。著有《台湾杂咏》、《逢齐诗集》八卷,今不传。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人物]
周源绪,字复之,号讱盦,祥符籍山阴人。道光丙申进士,历官安庆知府。有《讱盦遗稿》。[人物]
吴培源,(1688-1768)字岵瞻,号蒙泉,无锡人。早年曾为人幕府,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上元县学教谕。后被派浙江余姚县令、遂安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告老还乡。工诗词,著有《会心草堂集》八卷。[人物]
米哈伊尔八世·巴列奥略(拉丁语:MichaelVIIIPalaiologos,希腊语:ΜιχαήλΗ΄Παλαιολόγος,1224年或1225年—1282年12月11日),尼西亚帝国皇帝(1259年—1261年在位)、拜占庭帝国皇帝(1261年8月15日—1282年12月11日在位),拜占庭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米哈伊尔八世...
陈增源(1833-1939),字泽东,道号达元子。光绪十七年(1891)考取贡生,1926年组织成立天津中医同业公会,1927年出资创办天津市私立中国医学传习所。1934年6月创办《国医正言》,是民国时期天津最早公开发行的中医报刊。著有《伤寒国医课义》《方脉讲义》《瘟疫讲义》《医经生理卫生...[人物]
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在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七、《会稽掇英总集》卷一四。《全唐诗》存诗2首,又联句2首,《全唐诗续拾》补联句10首。[人物]
释灵源,早参晦堂和尚于黄龙,有清侍者之名。事见《罗湖野录》卷一。今录诗五首。[人物]
生于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914年毕业于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曾担任旅俄华工联合会会长彼得格勒市苏维埃委员、旅俄华侨总会会长、中俄交涉委员会秘书哈尔滨市自治会监察委员长。1923年任中东路教育局副局长,又任中东铁路理事会财政处副处长。1927年任中东路理事会总稍核。后任中俄会...
萧方略(?~554年),南兰陵郡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侯景之乱爆发,进入西魏为人质。梁元帝即位后,册封始安郡王。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队攻破江陵后,随父亲一同遇害。梁朝宗室
徐乾学(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人物]
阮学浩,字裴园,号缓堂,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人。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四朝实录》编修,提督湖南学政,主持陕西、山西乡试,任京都会试同考官,赠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参议。著有《娱萱亭稿》、《职思亭诗文集》。[人物]
清直隶献县人,字仙舟,号橘浦。戈涛弟。乾隆十九年进士,由御史转给事中,擢太仆寺少卿,督学山西,所至皆有政绩。卒年六十三。[人物]
沙钵略可汗(?-587年),阿史那氏,又作沙钵罗可汗,全称为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名摄图,突厥族。突厥汗国乙息记可汗之子,木杆可汗和佗钵可汗之侄。东突厥汗国可汗。开皇元年(581年),佗钵可汗死,遗言由木杆可汗子大逻便继立,因其母贱,国人不服。国人立佗钵子庵罗,而大逻便又不服...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