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迟在刘勰与萧统的时代,这种纯文学观念的诗歌体制规范已经出现。整个魏晋六朝时期,拟体诗成为一种创作风尚。尤其是对诗歌文体特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予其惩,而毖后患。据说孔子参与选编过《诗经》。一般认为,《诗经》最初是保存在周王室的乐官——太师那里的。所以现存的《诗经...
对全诗有如此妙用的字,古人称之为“字眼”,赞其画龙点睛之功。后宋人在评论唐诗时,始用“诗眼”一说,认为:一首好诗必有佳句,而佳句之中必有奇字为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护”“送”两字为此两句诗之#$...
余如洪升、孔尚任、尤侗,都是著名的戏曲家,而他们的诗作亦取得了很高成就。这种诗人、戏曲家、小说家之间的普遍交往说明,在清代各种文体的作家已经进入了一种自觉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状态。如在《红楼梦》中,诗歌与小说的关系已达到水盐相溶的境地。
一句“梨花体”,尽显读者对于近年来新诗中一些口水作品的嘲讽与不满。近年来,大量的“新诗”轮番面世,堆积如山,然而读者却似乎并不领情,鲜有好诗得以口口相传,经久不衰。所谓“梨花体”的出现及遭恶搞,可谓读者对于此类“口水”作品的一次总爆发和总抗...
吴嘉纪作为扬州、拳州、镇江一线布衣诗群的代表人物。遗民是出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真实地反映了易代之际人民艰难痛苦的生活,可谓“诗史”。二十七岁时,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他亲见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东淘,以布衣终老。是年冬,44岁的吴嘉纪被周亮工招至扬州...
古人论诗,便有“诗眼”之说。范温的诗话干脆以“诗眼”为名,题作《潜溪诗眼》。古人所谓“诗眼”,有的是指诗中最精妙的字。古人作诗,每每讲究“炼字”,或炼动词,或炼形容词,等等,以求炼出“诗眼”。诗$#...
因此陶渊明在其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陶侃之后陶家不屑子孙甚多,勋业不继。因此陶渊明存在着双重人格: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在这一点上,陶渊明无超出同时代人之处。自卑情结的形成使陶渊明一生始终处于自我拯救、不断超越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化作他在人生优越感驱动...
阮大铖作品今日存世的只有《石巢传奇四种》和《咏怀堂诗集》。历来对《咏怀堂诗集》评价很高。
跳拉丁舞能充分释放情绪、减轻压力,同时消耗大量脂肪,对身材塑形尤其是腰、腹、臀部曲线塑造作用明显。拉丁风情舞最大限度地赋予舞者自由和随意。跳拉丁舞时可以配戴一些夸张的饰品,舞动起来别有风情,但不能过重过大,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跳舞。
以诗歌作为叙述历史事件文本的“诗史”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及古代文学阐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跳出单一意图论阐释的怪圈,用文本关照和文献考证的眼光对“诗史”之名缘起及历代学人的品论进行审视和考辨,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理解和启发。第二...
正是因为有众多的“镜子”,唐太宗才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帝王。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懂得从自己为人处世出发来治理国家的道理。“无为”,就是不建宫殿,不选秀女,不搞铺张浪费,不举行盛大的政治活动。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丁忧期间,为继母哀伤过度,身体...
将其文学地位等同于新乐府诗人,是欠妥当的。据朱金城《白居易年谱》,吕温于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李绅有与元稹《莺莺传》作于同时的《莺莺歌》。白居易将新题乐府的创作动机,由几年前二人“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共识进一步升格为“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政治工具论,而有关李...
与王粲的诗同出一旨,都是从君恩臣义的道德境界上来赞美三良“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显然,以隐逸、幽栖来称赞好客的山庄主人,是与宴士人的共同意识,成为这类实时而作的应酬诗的基本模式之一。此中情形可从高正臣的东都宴集中得到说明。高正臣的宴集赋诗更说明,这一风气随着士人进出两都应举、还乡或铨考赴任已日益蔓延到地方州县,从朝中的重臣浸染到中下层士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