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八年,《诗义》、《书义》、《周官义》修成进上御览,以副本送国子监镂版颁行。《诗义》、《书义》、《周官义》的训释主要是根据王安石的经说立论的,其中《周官义》是王安石亲自执笔。王安石治经,不拘于章句名物,认为“圣人之术,在于安危治乱”。《三经新义》的训释就是按此原...
赵佶一方面讨好皇后,一方面勤学书画,在大臣面前彬彬有礼,享有很高的声誉。元符三年正月初八,哲宗去世,赵佶如愿以偿即位,是为徽宗。宋徽宗在政治上腐败无能,在他统治期间,奸臣弄权,大兴土木,民不聊生。然而,在艺术上,赵佶能书善面,自创“瘦金体”。作为一个有较大贡献的社...
于是选择南内之地建神御阁,由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汪鋐督理。皇史宬内外用砖石团砌,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其中摆放石柜,藏《宝训》、《实录》。嘉定派以“朱氏三松”为代表。他们祖孙三人都是竹雕名家,又均为嘉定人,故被称为嘉定派。嘉定派的开创者是朱松麟。长卷小幅,各有异趣。自...
现任舞蹈特级教师(原任教于北京市少年宫)、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儿童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首都女艺术家联谊会理事、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副秘书长。[百科]
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可见这部分作品乃是汉乐府之精华。《史记乐书》载,汉乐府的设置不晚于汉惠帝二年,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汉武帝时,已知搜集于东汉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
永乐五年十一月,《永乐大典》修成,明成祖朱棣亲自为此书写序。解缙等奉命而行,于次年十一月编成进呈,朱棣赐名《文献大成》。历时五年修成,改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装订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到明末就下落不明,副本于康熙年间被发现,但已残缺。此后日益缺失,后经...
文坛复古“前七子”明代,朝廷制订了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天下文人遂将注意力悉数转向“四书五经”,而对于其他古书典籍则概不涉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文学团体——“前七子”,提倡复古,学习情文并茂的汉魏盛唐诗歌,以消除八股文对文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前七子在当时虽然仿效...
天一阁明代经济文化发达,私人藏书盛行,出现众多藏书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创建了天一阁的范钦。天一阁取意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主建筑有尊经阁、天一阁等,占地2000多平方米。因此,天一阁对保存中国古籍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元昊自从进攻金明寨得手后,立即派人致书宋朝延州知州范雍,表示同意与宋和谈,以麻痹范雍。范雍信以为真,即上书朝廷,并松懈了延州的防御。当刘、石大军到达三川口时,遭到了西夏军队的包围,刘、石等人拼死苦战,宋夏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元昊多次派人劝降刘平,但刘平宁死不屈。后...
天顺元年正月,兵部尚书于谦在夺门之变后被诬陷杀害,终年60岁。于谦为永乐十九年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及山西、河南巡抚。他本人才识过人,忧国忧民,深受景帝器重。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官衔。永乐十九年进士,景泰时为兵部尚书,加少保。后人辑录这位...
从书写的工具、书法的技巧看,甲骨文已达到成熟的地步。甲骨文也为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学者可以根据甲骨文来纠正以小篆和金文为依据的古代汉字研究中所出现的错误。到目前为止,研究甲骨文的论著已达3000多种,它们与甲骨文本身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
高宗在位期间,在国内推行均田制及垦荒,国家编户数字上升;发展科举制,选用有才能的低品级官吏任宰相,削弱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宰相)权力;修订律令格式,令人撰成《唐律疏议》颁行全国。显庆末年,因为患病,眼睛不能看东西,于是让武后参政,形成“二圣”的局面,实际是武...
其书以米芾为宗,又自成一家。其画集诸家之长,行以已意,潇洒生动。崇祯九年,书画家董其昌去世,享年82岁。赠太子太傅,谥文敏。
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并附有作者上...
在历代史书官职志中,早见于旧唐书"东宫置三师、三少。..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宋代未设东宫三师,元代复置但不常有。明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清代承袭明制"太子太师、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