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书籍]
《孙文垣医案》内容简介:众多的新安医家在医学理论和临床上卓有建树。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及用药轻灵、圆机活法的临床风格,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代表性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已成为当代中医理论的...[书籍]
《医法圆通》为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四卷。以讨论杂病和常见病症为题目,辨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再结合时弊详加论说,颇切临床实用。[书籍]
《铜人针灸经》七卷,不著撰人名氏。按晁公武《读书後志》曰:《铜人腧穴针灸图》三卷,皇朝王惟德撰。仁宗尝诏惟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及主疗之术,刻版传於世。王应麟《玉海》曰:天圣五年十月壬辰,医官院上所铸腧穴...[书籍]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公元1032~ll13年《小儿药证直诀》,中医儿科的奠基之作。又名《小儿药证真诀》、《钱氏小儿药证直诀》。3卷。宋代钱乙撰,由钱氏门人阎孝忠编集而成。书成于公元1119年。本书是中国早期内容比较完整,并载有病案的儿科重要专著。《小...[书籍]
无何,观察田公投予书二帙,急读之而颇悉祝君之提醒静功、心医纪验。作而叹曰∶斯其为寿身寿世之要道,是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岂为方术家呼吸吐纳之说乎!祝君夏日过章门,予邂逅适愿,获览其所惠诸集,益为向慕。予闻万物耗于动而生于静,静者神明之舍,群生芸芸,于此待命,而斟酌不竭者...[书籍]
刘河间伤寒医鉴元马宗素伤寒医鉴天道有遭世而兴,事有遇时而显,此古今之常理,出于自然者也。且谓儒书衰灭,以后邪说蜂起,以淆乱六经之道,红紫乱朱,无以折衷。孝武皇帝,举用俊茂,罢黜百家之非,而六经之道始明。自汉而降,注述繁错,医书尤甚。况医...[书籍]
《四库全书学史》(明)邵宝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学史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学史十二卷明邵宝撰寳字国贤无锡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寳所著有左觿容春堂集诸书俱别着録此书乃其为江西提学副使时所作为卷十有二以象月又余其一以象闰每卷...[书籍]
医林琐语[清]元和陆懋修九芝著医之为道,莫过于不使病大,不使病大,莫过于有病即治,可以保富贵,可以别贫贱。小而至于以草取嚏,真不足道矣,而此法出于《内经》。《伤寒论》曰:服桂枝汤不解,先刺风池、风府。(风池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入耳者是。风府在项上发...[书籍]
医林琐语[清]元和陆懋修九芝著医之为道,莫过于不使病大,不使病大,莫过于有病即治,可以保富贵,可以别贫贱。小而至于以草取嚏,真不足道矣,而此法出于《内经》。《伤寒论》曰:服桂枝汤不解,先刺风池、风府。(风池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入耳者是。风府在项上发...[书籍]
小儿推拿广意清熊应雄序盖古人往往以医道喻用兵。谓兵以审虚实。而脉以察阴阳。其间因时制用。凭乎一心。武穆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洵不诬也。至于小儿。则又微乎其术者。既无声色货利之郁于中。又无劳苦饥渴之积于外。而且口不能言。脉无从测。使非有独得之秘。审色观形。...[书籍]
《铜人针灸经》,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四...[书籍]
医之理亦微。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诚不我欺。迥乎难挽。甚未容易言医。其故或在认症之不真。学问所不到。譬之行兵临阵。有所不久。不久而即不熟。[书籍]
内经药瀹清张骥叙余辑内经方已又辑内经药瀹说者谓内经有方如是我闻内经不言药不与本经同类子何斤斤以药瀹为不知本经着录三百六十而气味足以统之内经不言药物名品但言寒热温凉之气则气无非药言甘辛酸咸苦淡之味则味无非药是言言气味则...[书籍]
卷上为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