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尚书日记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日记十六巻明王樵撰樵字明逸金坛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右都御史諡恭简是编不载经文惟按诸篇原第以次诠释大旨仍以蔡传为宗制度名物蔡传有所未详者则采旧说补之又取金氏通鉴前编一书有闗于当时事迹者悉为采...[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书义断法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义断法六卷元陈悦道撰其自题曰邹次不知何许人书首冠以科埸备用四字盖亦当时坊本为科举经义而设者也其书不全载经文仅摘录其可以命题者载之逐句诠解各标举作文之窽要盖王充耘书义矜式如今之程...[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二读书管见目録书类卷上尧典舜典大禹谟臯陶谟益稷禹贡甘誓?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咸有一徳盘庚说命卷下泰誓武成洪范旅?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多方立政周官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吕刑文侯之命费誓【臣】等谨案...[书籍]
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故以李斯变大篆,程邈作棣文种种,有不胜言者,然而或足以垂法而利民,宜后世有取焉。此隶所由,起初邈以罪系云阳狱,覃思十年,变篆为隶得三千字,一日上之始皇,称善,释罪,用为御史。当时此书虽行,独施于隶佐,故名曰...[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通防目録四书类巻一天天地命性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仁义仁知礼义知仁礼知仁勇卷二徳道徳中中和中庸敬【附恭附戒惧慎独】一诚心身志【附志气】意思情【附性情】耻乐好恶刚勇道孝弟【又见人伦】忠恕恕忠信圣卷三气气质才【类附才】鬼神【徳附】礼乐乐礼制权...[书籍]
《隋书》唐·魏征等撰现行《隋书》共八十五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这样,...[书籍]
何子酂定侯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御史大夫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永,永生中山相苞,苞生博士周,周生蛇丘长矫,矫生州从事逵,逵生孝廉休,休生广陵府丞豹,豹生太中大夫裔,裔生淮阴令整,整...[书籍]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晋书帝纪第一宣帝晋书帝纪第二景帝文帝晋书帝...[书籍]
好古堂书目姚之骃序序自柱下盛文史,而后代侈言藏书,秘阁而外,若车、若库、若架、若仓,不知几千万卷也。然人之于书多藏者,未必善读;虽有十行俱下之目,而政事倥偬,酬应纷如,彼别架迭窗者,徒侍束修半而已,故侈言藏书者名也。若予世父首源先生则不然,先生首束...[书籍]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农本经史典故诸家杂论上诸家杂论下国朝重农考田制玄扈先生井田考农桑诀田制篇农事营治上营治开恳上开恳下授时占候水利总论西北水利徐贞明西北水利议(即《潞水客谈》)东南水利上东南水利中东南水利下开河法(凡九条)水利功单筑岸法(凡五条)浙江水利(附修筑海塘、滇南水利...[书籍]
年---五二三年)后魏书法家。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字法安,历官骁骑将军。世传篆榴训诂之学。洛京宫殿门榜,皆式所书’延昌间撰集字书四十卷,号曰《古今文字》,惟其未成。《论书表》,述其撰集字书《古今文字》四十篇之缘由,谓“大体依许氏为本,上篆下隶。...[书籍]
--六九六年)唐代书画家,字承胄。一说赵州(今属河北)人,一说滑州匡城(今属河南)人。则天永昌中,官御史中丞、知大夫事,被酷吏来俊臣所陷。《书后品》一卷,《新旧唐志》、《崇文总目·小学类》、《书录解题·杂艺类》、《通志略》等均作《书后品》,而《说郛》...[书籍]
《眼科奇书》系清代渝州(今重庆市)李氏家藏秘本,著者不详。李氏对此书珍若拱壁,私不轻以示人。蜀东长寿县有孙奉铭者,与李氏相契十余年,始得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暂借—观,遂命其子侄分而抄之。后则按书立方,治眼无不奏效。据孙侄本端氏云,此书抄得后久未付...[书籍]
百川书志(明)高儒撰高儒,明藏书家、目录学家。字子醇,自号百川子。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嘉靖间为兵部下属武官。喜文翰,嗜诗文,富于藏书,曾以6年之功,整理编次藏书,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百川书志》20卷。体例仿晁公武《郡斋读书...[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八四书辨疑目録四书类卷一大学在亲民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顾諟天之明命汤之盘铭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