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论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书籍]
六壬学起源及基本认识六壬学又称六壬神课,为古术数之一,与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并峙,世称三式。其中以六壬学和奇门遁甲为最古,相传为九天玄女授之轩辕黄帝,以灭蚩尤,至今已有五千馀年。太乙神数利用天星占运势,六壬神课占人事进退,奇门遁甲布局取吉。六壬学...[书籍]
《盐铁论》是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撰写的重要史书,作者是西汉的桓宽,桓宽字次公,在汉宣帝时举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士聚集京城,调查民间疾苦。这次聚会上,贤良文学们提出,盐铁官府垄断专营和“...[书籍]
诗经通论清姚际恒序卷前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诗经通论序顾颉刚古人习熟于口耳者惟诗,无往而不引,无事而不歌。以其托物抒情,宛转掩抑,辞义不若他经之彰者,故经师所为恒多索隐行怪之论。汉人...[书籍]
学治续说(清)汪辉祖纂●目录官声在初莅任时勿彰前官之短勿苟为异同为治不可无才多疑必败宜因时地为治旧制不可轻改陋规不宜遽裁常例应酬不宜独减美缺尤不易为须为百姓惜力勿以土物充馈遗保富保富之道办赈勿图自利法贵准情能反身则恕宜求不干清议吏不可墨墨吏不必为清...[书籍]
郝月如拳论大集合郝月如是郝为真的儿子,是武禹襄第四代传人,与孙禄堂同辈。月如先生拳理拳艺俱精,且有一定文化。其拳论进一步丰富了武禹襄及李亦畬的理论。是太极拳重要文献之一。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书籍]
五代史补提要《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撰。岳字介立,浔阳人。宋初薛居正等《五代史》成,岳嫌其尚多阙略,因取诸国窃据,累朝创业事迹,编次成书,以补所未及。《自序》云:时皇宋祀汾阴之后,岁在壬子。盖真宗之祥符五年也。晁公武《读书志》载此书,作《五代补录》...[书籍]
敬简堂学治杂录(清)戴杰着●目录序跋自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序济南为齐鲁大郡属州邑十有六而陵向称难治是以宰斯土者每因事颠踬去惟京江戴子树人独在任最久秩满乃迁威爱允济称道弗衰陵固未尝不可治也当君治陵之时正余分守济东之日谂其下车伊始展布裕如经年以往百废具举而尤以保甲为当...[书籍]
五代名画补遗宋刘道醇提要五代名画补遗提要《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宋刘道醇撰。考晁公武《读书志》曰,《五代名画补遗》一卷,皇朝刘道醇纂。符嘉应撰序云,胡峤尝作《梁朝名画录》,因广之,故曰《补遗》。又别载《宋朝名画评》,三卷,亦注刘道成纂,符嘉应序。则刘...[书籍]
伤寒论翼清·柯琴公元1644-1911年《伤寒论翼》,伤寒著作。二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对《伤寒论》的编次及证治、方药进行全面探讨。既不取叔和旧制,又反对三纲鼎立。主张以方名证,方从六经...[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三厯代建元考政书类二【仪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厯代建元考十卷国朝钟渊映撰渊映字广汉秀水人自来纪元诸书多详于正统惟国初吴肃公之改元考同及近时万光泰之纪元叙韵与渊映此书则并伪朝覇国以至草窃僭称皆一一具载其例以年号相同者列前次以年号分韵排编次列厯朝帝...[书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书籍]
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序《退思集类方歌注》《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二书,吾邑王旭高先生所着也。先生名泰林,字旭高,晚号退思居士。江阴柳宝诒尝选刊先生医案,称先生读书,上自轩岐,下迄清季诸家,无不精心灌注,于古书则研求古训,于后人书则必分别疑似。所着有《...[书籍]
濒湖脉学明·嘉靖四十三年李时珍公元1564年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书籍]
医学从众录清陈修园魏序余素不解医,读刀圭书辄不能终卷,非忽之也,以其为道精深密微,非浅人所可意窥,非躁心所可尝试。又自度聪明才力皆有所不暇给,计惟节之于起居食饮之常,谨之于四时六气之辨,于以闲嗜欲、颐情志、顺性命,以托赋于天。至谈医则不敢知,诚重之也,诚难之也。忆...[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