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个人文学修养极深,司马承祯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史浩长子,史弥远兄。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淳熙元年(1174),为校书郎。三年,除秘书丞。四年,为浙西提举。九年,为宗正少卿兼太子侍讲。十二年,权礼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兼太子侍读。浩在相位,弥大劝其引退,浩主和,弥大主战守,父子异议。卒谥献文。有《衍极朴语...
张玄素,金朝大臣,字子真,与浩同曾祖。金朝大臣
袁宝儿和丈夫吴保亲眼目睹城破兵竭这些血淋淋的场面,他们把葛嫩娘的壮烈事迹编成曲词,沿路传唱。夫妻俩的行径被清兵提督衙门察觉,依然毫不畏惧地唱起了歌颂葛嫩娘的歌,清兵提督大为激怒,下令将两人当场乱杖打死。明末歌妓
北魏大臣,司空崔宏第三子,名臣崔浩之弟。出身清河崔氏,门荫入仕,起家给事中,册封绎幕县子。历上党太守、豫州刺史,“国史之狱”中与兄长崔浩一同被害。北魏大臣
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受到司徒崔浩的器重,迎娶崔浩的女儿,累迁尚书、光禄大夫,册封范阳县子。太武帝时期,参与机密,卒于任上。北魏官员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淳祐七年(1247年),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宝祐四年(1256年),...
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人物]
綦毋潜擅长写诗,才名盛于当时,与王维、李颀、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等过从甚密,《新唐书·艺文志》载《綦毋潜诗》一卷。綦毋潜的诗,《全唐诗》卷一三五收录其诗一卷,计26首。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綦毋潜的诗善写幽境,...
应总谦,字嗣寅,号潜斋,钱塘人。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潜斋集》。[人物]
与荆浩同时,曾向荆浩乞画并寄诗达意。事见《五代名画补遗》。《全唐诗》存诗1首。[人物]
好学有文思,崔浩见而奇之,以为才堪著述,请为著作郎。坐崔浩事被杀。[人物]
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人物]
工诗词。有《幽竹斋诗》、《秋笳词》。[人物]
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清史稿》有传。著有《遂初堂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遂初堂诗集》十五卷、《补遗》一卷,《类音》八卷等。沈德潜在其所辑《清诗别裁》中评潘耒的诗为“诗笔...[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