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笃于学,博览群籍,善属文,简文帝居藩时,为记室参军,撰帝集序。稍迁太子中庶子,礼遇甚厚。武帝大同七年以母老,辞官去。母终,复仕,位终光禄卿。[人物]
以荫干当礼宾院。曾议西北马政之弊。神宗时出使高丽,归而图记其山川、风俗上之,进通事舍人。神宗死,使契丹告哀。积迁西上閤门使、枢密副都承旨。[人物]
师从儒学宗师,受《易》《诗》《礼》,深受器重。接任国子祭酒,主持修撰新礼,与王俭、周颙、江淹、丘迟、萧琛、王僧孺等多有来往,当时入国子受学者,有钟嵘、徐勉、萧洽、虞羲等。后期退隐山林,以聚徒授业为务。永元以来迄于南梁,朝廷多次征辟不就,后与陆琏、贺瑒、何炯、孔佥等...
性精巧,曾造指南车、记里鼓车及欹器以献;又创记时莲花漏法,世称精密。喜为诗。工画山水,尤擅古木折竹。曾在知明州任上绘《海潮图》,著《海潮论》。官至礼部侍郎。[人物]
祖孙登(生卒年不详),仕于南朝陈,曾为记室,为司空侯安都门客。太建初,与张正见、徐伯阳、李爽、贺彻、阮卓、王由礼等以文为友,游宴赋诗,由徐伯阳编为《文会诗》三卷(已佚),盛传一时,今存诗九首。[人物]
好学通《礼记》,有文武才。仁宗时以乡荐为本州同知。为政以厚风俗,兴教化为本。郡屡为西寇所扰,全谕民以防御策,自是岁免劫夺。调向武州同知,迁太平路,封敦武校尉。[人物]
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他是以职业为姓,他的祖先是学官。乐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中一派就是“乐正氏之儒”。由此可知,乐正克在战国时代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
少年时期,学习郑氏《礼记》《左传》,三次拒绝出任冀州功曹。入为太学博士,出任赵郡太守,令行禁止,颇有政绩,得到明元帝嘉许。镇抚并州丁零,颇有政绩。病逝于任上,获赠平南将军、冀州刺史、柏仁县子,谥号为懿。北魏大臣
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称神童。尝仕南朝陈。陈末使隋,羁留宾馆。陈亡,衰服尽臣子礼。文帝以为诚臣。累迁通议大夫。宇文化及杀炀帝,时从官尽诣朝贺,善心独不至,化及遣人执至,善心不礼而出,遂被杀。初,父许亨撰《梁史》未就,善心续之。越王扬侗称制洛阳,追谥文节...[人物]
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举,历经八次会试,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取得进士资格,观政礼部。世宗即位初议大礼,张璁力折廷臣,迎合帝意,受信任。嘉靖五年(1526年),历兵部右、左侍郎,再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嘉靖七年(1528年),加太子太保,乃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警敏强记,工书。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高宗建炎中试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礼》八十篇。累迁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奉祠归。有《崇兰集》。[人物]
开元间预修《开元礼》、《初学记》。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二、三,《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全唐诗》存诗1首,出自《乐府诗集》卷四三。[人物]
(519—579)南朝陈南阳棘阳人,字思礼。年十六擢高第。梁武帝曾召入面试,赏赐优厚。除南沙令。梁元帝承圣二年,为晋安王记室参军。入陈,累迁征南府咨议参军。博涉文史,雅有词笔,性谦谨,以笃行称。[人物]
去官后,一意著述,有《思惟居士存稿》、《礼堂集义》、《读书杂记》、《袁宏后汉纪补證》。[人物]
绍英祖父升寅,历任盛京礼部侍郎、盛京将军,成都、绥远城将军,左都御史兼都统,工部尚书等职。父宝琳,官兵部侍郎、山海关副都统。绍英于宣统间任度支部侍郎,辛亥革命后,为溥仪宫中的内务府大臣。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把绍英称为“恭顺”、“出名的胆小怕事的人”,是伴随清廷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