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晚明小品文,了解到古代士大夫阶层,特别崇尚九大雅事:寻幽、酌酒、抚琴、莳花、焚香、品茗、听雨、赏雪、侯月。能纵情于这些领域,并有不俗追求的,必为有情怀,有文化,有闲暇之人。不若当今衮衮诸公之为生计而奔波,整日灰头土脸,哪里还有工夫和心思在这些闲情逸趣上。即便已经实现...
农历二月初二日,是我国农村“春龙节”。在许多乡村地区,人们在这天存在“送走懒龙,引进勤龙”的习俗。这天一早,农家用灶坑里积存的柴火灰,从自家房门起,沿路边走边撒,连续不断地撒成一条“长龙”,直到河边为止,这意味着是把“懒龙”送出去了,然后在河边取一些沙土,沿原路往...
“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畲家门前都升起白...
二锅头作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牛栏山二锅头,宗气一脉相传,于2002年9月4日荣获“国家二锅头原产地认证”。历史1982年,顺义县牛栏山乡金牛村,一处西周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酒具。这批器物共8件,造型精美,纹饰华丽。荣誉2001年2...
二胡概况《二胡的构造》
畲族传统节日,畲族二月二畲族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民族风俗还是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迄今己有360余年,也是列入了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会亲节时,畲族同胞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
还有一些北方地区还会食用猪耳朵、猪蹄来庆祝二月二。
除夕,浒山民间叫过年或送年夜,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十二月三十日。除了购置新年货外,浒山民间还得“廿三送灶,廿四掸尘,廿五六粪缸扫帚赶出门”。第一个仪式是祭拜岁神,当地俗称送年菩萨。平时祭神只用素菜,不用荤腥,而祭岁神,当地俗称送年菩萨。祭拜祖宗时可将...
在农历二月初二,土族人家通常会爆炒大豆(蚕豆)、豌豆、麻麦等食用。人们知道后,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救龙王。炒吃麻麦,寓意各类粮食冬休之后,开始入土发芽,寄予了土族人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炒粮食里掺上炒熟的麻籽,称为“麻麦”,吃起来喷喷香。互助东瀛一带的土族这天还要...
于是家家户户相约在二月二炒包谷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意为能阻挡蛇蝎百虫入内,消灾减病,求得一家人身体健康。食品冠龙字这一天吃饼者称为“龙鳞饼”,食面者称“龙须面”,食糕点者称“吃龙胆”,吃麻花者称“啃龙骨”。食品冠以龙名,意为吉祥。
二胡曲《二泉映月》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于社会地位低下的道士家庭,自幼从其父亲学习音乐,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二胡和琵琶,二十一岁患眼病后双目失明沦为流浪艺人,晚年生活贫困,死时年仅57岁。因此可以说,这一首感人肺腑的悲歌既是阿炳自传式的作品...
具体来说,八三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而四三拍则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是三拍,两种拍子都是强弱弱进行;同样,二二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也是二拍,两种拍子均为强弱进行。八三拍与四三拍的差...
奚琴与马尾胡琴作为拉弦乐的前身,从唐宋开始经过漫长一段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现在许多的拉弦乐器。在西藏根据有关史书记载,拉弦乐器起码也在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习惯上将拉弦乐器称为“哔旺”。因而二胡和牛角琴都属于“二弦哔旺”类。在汉地二胡的流传是...
2、二胡班每周的课程表:时间安排一二三四五早上7:30-8:30二胡二班二胡二班二胡一班二胡一班二胡一班下午4:10-4:50二胡四班(二年级)二胡四班(二年级)二胡三班(三年级)#...
撑腰糕二月初二“龙节”这天,我国南北方的农村,人人均食“撑腰糕”。由于油煎或火垠年糕,价廉味美,又加上有敬龙、祭“龙”的信仰内涵。因此,旧时二月二日吃撑腰糕的食俗相当风行。这便是明代食撑腰糕的盛况。饺子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