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义海,北宋琴家,是慧日大师夷中的弟子。义海在京师向夷中学琴之后,回到自己的老家继续苦练。义海的弟子很多,但没有能得其玄奥者。义海讲究“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义海指出,在琴曲演奏时,应“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他还提出“...
汪明辰,字问樵,曾向吴的弟子先机和尚学琴,他自己是扬州建隆寺的方丈。道光初年吴中一带盛行琴会活动,明辰也经常参加演奏。平生弟子甚多,入室弟子有秦维瀚和丹徒羽士袁澄。明辰和尚从释家观点出发,经常对学生们说:乐之音足以宣幽抑,释矜燥,远性情,移中和。使人神气清旷,襟抱...
陈世骥,字良士,吴江人,工于琴,兼长书、画、铁笔。他得到《与古斋琴谱》之后,眠食与俱者三阅寒暑。在演奏中他又融会了王坦的《琴旨》,在上海和祝听桐、何桂笙一起研讨,编写了《琴学初津》。二十年中改写了三次,于公元1902年定稿,虽未及付印,但颇有影响。书中...
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元代浙派琴人中最有名的是宋尹文,字文璧,太仓人,学琴于徐秋山。大德间,因为弹奏《胡笳十八拍》,而深深地感动了鲁国公主。
建国以来扬琴迅速发展,从事扬琴教学、演奏和研究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中国扬琴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喜欢的民族乐器之一,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据初步统计现在全国业余学扬琴的将近几十万人,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扬琴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其体积不大不小...
成连,春秋时期楚国琴人,是大琴家伯牙的老师。昔伯牙从成连学琴,三年不成。成连观其未能情志专一,于是称带伯牙往东海寻找自己的老师方子春。至蓬莱山,成连向伯牙说:“子居习之,吾将迎师。”于是把伯牙独自留在岛上,径自乘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汩没...
师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琴家。在当时,诸侯都对师旷非常敬重。师旷是个盲人,但听力超凡,有极强的辨音能力。他的作品《白雪》、《阳春》、《玄默》都是琴曲中的不朽经典。乐师奏《阳春》、《白雪》,由于乐曲太过高雅,时人多无法欣赏;而奏《下里巴人》时,因其通俗,时人则能跟着哼...
八年后赴日本学西洋音乐六年,曾随孙中山的兴中会从事革命宣传,回国后拒绝了袁世凯的入都正乐之请,在家乡督工斲琴。他最珍爱的一张宋琴,曾在乱兵中失盗,后以良田十亩赎回。公元1918年蔡孑民聘他为北京大学教师。在北京组织了国乐研究社。张友鹤、詹澂秋都是他的入室弟子。所传二十...
董庭兰,又称董大,陇西人,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琴学大家。其早年曾从凤州参军陈怀古学琴,擅长弹奏《胡笳》,名扬天下。唐朝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诗,即是对董庭兰高超琴艺的写照。董庭兰把他擅长的《胡笳》经过整理,形成《大胡笳》、《小胡笳》二曲。二曲皆...
吴之振字孟举,号橙子,别号竹洲居士,晚年又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清初诗人、书法家、画家、琴家,石门(今桐乡)人。吴之振性情坦率豪爽,淡泊名利,慷慨好施。他筑别墅于石门城西,取苏东坡“家在江南黄叶村”诗意,名为黄叶村庄。他游意于其间,致心于诗,兼工书画。吴之振晚年谢绝交游,诗...
晚年编成《蕉庵琴谱》,是广陵派的晚期琴谱。秦维瀚受指于汪明辰,经常在当地与诸名士风月清燕。诸名士以文、以诗、以书画,而蕉庵敌以琴。维扬之经兵燹,蕉庵辗转流徙,渡江而南,崎岖吴越之间。他日归来,芜城已荒。诸名士大都风流云散,而蕉庵岿然独存。这是《蕉庵琴$#...
吴仕柏,扬州仪征人,学琴于徐常遇的孙子徐锦堂。他们和当时云集在扬州的各地名手,如金陵吴宫心、曲江沈江门、新安江丽田,以及本地的徐俊等人成天在一起讲求研习,调气炼指,夜则操缦三更弗缀。处于广陵派的鼎盛时期。他吸收了《律吕正义》和王坦《琴旨》,编琴的八十二首,...
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据《乐府诗集》引《琴集》说是阮咸所作。李季兰在《三峡流泉》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它的音乐表现,并有: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的诗句。不问长幼贲贱,皆为弹之。他为了满足人们欣赏琴曲的要求,甚至可以整天连夜地为人们弹奏,没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