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端午节--吉祥桑杰曼拉卓仓地区的藏族在汉族端午节这天也过节,但是不叫端午节,而是称为桑杰曼拉节,意为“药师佛节”。当内地的汉族群众吃粽子,在门楣上遍插艾草,划龙舟纪念屈原时,卓仓地区的藏族则吃地皮菜包子,...
居住平坝的布朗族人过端阳节,举行“洗牛脚”仪式。“洗牛脚”是在端阳节前晚,每家将红纸裹于香柱,插于厅堂前,到端阳节这天,头人和村老共牵一只羊,手拿杨柳、桃枝、黄泡树枝扎成一束,遍走各家门前,插一面红纸旗幡,用树枝扫一下门庭,祝主人平...
端午节的风俗很多,有的地方的人们,除前面介绍的外,还有捉蛤蟆、采茶。其实,蛤蟆躲藏起来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端午节这一天,有早晨采茶、散步的习俗。端午节这一天,皇帝下令武官勇将开展射柳的活动。比赛时,前边有一“向导”...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13、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14、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意义流失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在节日文化中有着诸多不同的表现,就端午节来说是明确的。这倾向在各地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节日文化的缺失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的狭隘。再次,重视传承。在中华文化的本土,我们应当给节日一个适量的伸展节...
龙的传说祭祀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2、五黄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端午节也称“女儿节”,有“追节”的活动。据此则女儿节俗有两项,一是打扮小闺女,二是出嫁女回娘家。另据其他地方志记载,则端午节除出嫁女归宁外,已定亲而未成婚的夫家要赠女家礼物。嘉靖福建枟福宁州志枠记载此地端午节...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放假1天。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
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 据悉,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
粽子,这个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绿豆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端午节当天唱主角的除了粽子便是绿豆糕。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打糕端午节是吉林...
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分散居住的彝胞,为方便互相走访,也有按地域约定时日过端节的。水族民间有“无鱼不成年”的说法。因谷熟而举行的庆典,古代称为过年。而把一年分为冬夏两季,这是...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当地汉...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黄鳝黄鳝,通过人工繁殖,现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而过去,黄鳝是在端午时节吃的。另外,黄鳝也是端午“五黄”中的一种,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农历五月初五已经成为大江南北中国人共同的节日了。这一端午习俗至今仍在青岛民间沿袭。端午节亲友邻里之间互相赠送粽子、鸡蛋,是一项人情味很浓的社交活动。 旧时青岛端午节食品中还有一种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