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毡房一般高3米左右,占地面积20-30平方米。整体来看,哈萨克毡房比蒙古包显得要小巧,顶部要尖一些,而蒙古包下部是规整的圆柱型,上部是三角型。此外,哈萨克毡房的门一般都向东开,而蒙古包的门一般都向南开。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深受哈萨克牧民...
哈萨克族,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主体民族,伊犁州现有1021497人。哈萨克族是个热情、好客、重礼仪的民族。新疆的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牧业生产,所以他们的服饰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明显地反映了牧区特点和他们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特征。哈萨克族男子的服饰...
在西藏,在拉萨的广大城镇,把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茶馆坐上几次,对拉萨市民的生活和文化氛围就会颇有心得。走进西藏的各式茶馆,黝黑的墙壁、简陋的桌椅、弥漫的炊烟立刻就会让人感到西藏的亲切质朴。茶馆可以说是西藏茶文化和藏民族休闲生活生动的缩影。拉萨$#...
萨拉班德是西欧古老舞曲之一种。16世纪初由波斯传入西班牙。17世纪前半叶起,常见于德国古组曲,为其中四首固定舞曲的第三首。三拍,第二拍时值较长为其特色。两段体结构,速度缓慢,气氛庄重,是古典组曲中四首固定舞曲中的第三首。
纵使真的喜欢,也得隔开一点(电影)[猜谜语]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与哈萨克族纪年法有关的节日。这一天昼夜相等,被看作为"交岁"的一天因而称作"纳吾鲁孜"。"纳吾鲁孜"为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纳吾鲁孜节日的起源与旧历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动物命...
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也随之诞生。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还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色布孜克...
落落盘根真得地,涧畔双松,相背呈奇态。势欲拚飞终复坠,苍龙下饮东溪水。溪上平岗千叠翠,万树亭亭,争作拏云势。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诗词]
阿萨拉,又作阿杂拉,班第之第三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其长兄垂忠被削职后,继任奈曼旗札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为本旗第七任札萨克。清朝历史人物
萧菩萨哥(983年-1032年),即圣宗耶律隆绪皇后,其父为承天太后萧绰之弟萧猥恩,其母为韩匡嗣之三女儿,萧绰侄女,韩德让外甥女,韩匡嗣外孙女。萧菩萨哥于统和十九年(1001年),册封为齐天皇后,入主后宫。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承天太后去世后,萧菩萨哥在圣宗耶律隆绪...
哈萨克族文化是在一个闭塞的生活环境下形成的。哈萨克族人民在辽阔的疆域,把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而创造出哈萨克族特有的灿烂文化。至今,哈萨克族仍流传着许多有关白天鹅的传说故事。巫师在哈萨克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不是万能的,...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朝华,秋波浸晚霞。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诗词]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蒙古族文化“萨吾尔登”的由来及历史。关于萨吾尔登一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由于受生活、居住环境及服饰穿戴习惯的影响,萨吾尔登下肢动作比较简单,主要风格体现在上肢。
萨班”,塔塔尔语意为“犁铧”。萨班节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举行,没有固定的日子。在参加萨班节活动时,塔塔尔人都是全家出动,带上丰盛的食品,来到聚会的场所。这既表示对节日的重视,也有向亲友说明自己家庭和睦兴旺的意思。接着,由他宣读祝词,活动就正式开始。歌舞...
羌族萨朗作为羌族多数歌舞种类的统称,源于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交融与互补。功能与社会意义根据功能与社会意义,羌族萨朗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喜事萨朗广泛用于自娱自乐、节日庆典、文化交流、日常健身等,忧事萨朗则在祭祀、丧葬等场合出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