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论集
《孔子集语》者,阳湖孙观察星衍字伯渊所撰也。孔子修百王之道以诏来者,六经而外,传记百家所载微言大义,足以羽仪经业、导扬儒风者,往往而有。其纂辑成书者,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王勃《次论语》十卷,皆不存见。存杨简《先圣大训》十卷、薛据《孔子集语》二卷、潘士...[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仪礼集编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仪礼集编四十卷国朝盛世佐撰世佐秀水人官龙里县知县是书成于乾隆丁夘裒辑古今説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而断以己意浙江遗书总録作十七卷且称积帙共二千余翻为卷仅十七者按经篇数分之不欲于一篇之中横隔也然此本目録列十七卷书...[书籍]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十一小学绀珠类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小学绀珠十卷宋王应麟撰分门事与诸类书畧同而毎门之中以数为纲以所统之目系于下则与诸类书迥异葢仿世传陶潜四八目之例以数目分故实遂为类事者别剙一格也其间随笔记录或有不及编次者如律厯类首序六律六吕以至度量权衡次序四时八...[书籍]
在社会科学领域,常规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从文献学的意义上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二是从历史学的意义上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三是从哲学的意义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果愿意,你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成三个层次或三种境界。其中,“有...[书籍]
垂光集明周玺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六垂光集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按垂光集二巻明周玺撰玺字天章号荆山合肥人宏治丙辰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为刘瑾所构毙于廷杖瑾败后礼科给事中孙桢疏讼其枉诏复官荫其一孙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上巻载疏十三篇上于宏治朝者七上于正徳...[书籍]
老舍是我国现代知名作家,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以小说、剧作、散文著称于世,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老舍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度,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书籍]
导言吾国先哲精研史学者,以刘知幾、章学诚二氏为最著,刘氏《史通》外篇,有《史官建置》、《历代正史》两篇,所论自上古迄唐初之史学源流演变,即中国史学史之滥觞也。章氏曾仿朱彝尊《经义考》之例,撰《史籍考》,寻其义例,盖欲藉乙部之典籍,明...[书籍]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书籍]
谢泰阶,清代河南孟津人,生平不详,著作另有《为人图说》谢氏曾读朱熹的《小学》,认为它语沁人心,有感而作此篇。全篇依《小学》一书的篇卷次第,依次分为立教、明伦和敬身,这实际上是《小学》内篇的内容。全篇每五字一句,每四句一段,整齐押韵,颇便诵读...[书籍]
(东晋)僧肇简介《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书籍]
解厄学北宋晏殊藏锋卷一厄者,人之本也。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生之惟艰,何足道哉?隐智卷二用智者利,弄智者弊。暗用无敌,彰显无功。不...[书籍]
学治识端(清)徐寿兹撰●目录序自序上蔡县观风告示严禁借命讹诈示勘验命盗繇官捐发经费禀谕各房受理词讼随到随审示县民吴合羣殴伤姜丙亭受惊触犯疯狗咬伤旧疾毒发身死案延巳久请将吴合羣保释以省冤滥禀津贴捕厅札疏浚上蔡县城濠并修复水洞碑记勘办遂境各河及应堵筑情形恳请另行委员勘...[书籍]
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干亦染疾而亡。徐干散...[书籍]
氏族略一○氏族略一(臣)等谨按郑志氏族畧以二类叙得姓受氏之原附以四声缀以总论旁罗古今綦辨且博虽炫多闻而广附会在所不免然伊古姓氏巳备见于此矣恭惟我国家肇兴东土受姓自天帝统既尊皇支益衍谨志国姓于卷首以昭亿万年之鸿业至国初时攀龙附凤之众奔走后先或旧属编氓或举族内附首编满洲八其次...[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