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明元朱震亨医学发明卷一元丹溪朱震亨着。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黄帝针经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三里。夫咽者,咽物之门户也。膈者,上焦胸中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气,上不得交。又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泄黄如糜,米谷不化...[书籍]
本书集王氏医案详加注释。分析病情,辨明病机,确定病位。对学习王氏医案确有补益。原案中有漏叙脉象、病情、方药分量等情况,石氏绎注时,凭个人分析予以酌情补入。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领会王氏原案精神,但究属推论或主观识见,故有其片面性。[书籍]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河北盐山县已故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所著,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病例及方剂,以及张锡纯先生的评点文章。张锡纯先生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捍卫与发扬中医学的杰出人物,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书籍]
伤寒医诀串解清陈念祖序伤寒医诀串解者。长乐陈修园先生晚年所编集也。惜六篇之中尚缺其一。以其未成书。故不及付梓。其门徒犹子陈道着。有卢扁风。闽之名医也。既能学先生之学。又能承先生之志。日尝手披而秘藏之。复体会其遗意而敬续一篇以补其缺。合成六篇。而篇帙遂成。兹...[书籍]
古今名医方论罗美刻方论小序自昔彼美云遐,良遘难再,士生其间,动成慨往,无叩角短之谣,有戴月归锄之兴。是以陆沉之志,思似长沮;麋鹿之情,实甘丰草。微吟午夜,耿怀人至曙星;梦北窗,享羲皇去而以口五脏医,痛心绍,始自经论证治日用常行耳前之嚆固然,而时康熙乙卯巧月既望新安...[书籍]
伤寒医诀串解清·陈念祖公元1644-1911年《伤寒医诀串解》,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作者融会诸家学说,以串解的形式为主,阐明其个人研读《伤寒论》的心得,冀使读者对《伤寒论》诸篇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原书缺漏不全,后经其侄陈道著补订刊行。现有十几种清末刻本,几种石印本...[书籍]
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著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论述人体以五脏中心的五功能系统的相互制约协调和统一,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所起的作用。并以一原则广泛地讨论病理与治疗法则...[书籍]
叶天士医案精华清叶天士中风今年风木司天。春夏阳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劳忧思。以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肝胆内风鼓动盘旋。上盛则下虚。故足膝无力。肝木内风壮火。乘袭胃土。胃主肌肉。脉络应肢。绕出环口。故唇舌麻木。肢节如痿。固为中厥之萌。观河间内火召风之论。都以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最...[书籍]
心折濒湖、景岳两医家,因以自号。医生胡以杰目之,曰:“孟子言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叟无所凭藉,以劳心苦思,竟成国手,目为杰士固宜!”叟姓翟氏,字竹亭。祖籍洪洞。明洪武初,以迁民来杞,旋移直隶长垣之大翟庄,咸丰壬子,河决铜瓦箱,复来杞,遂为杞人。祖寅功,父化醇,母...[书籍]
删补名医方论清吴谦卷一删补名医方论(一)古医方得人乃传,非人勿言。故扁鹊。仓公皆称禁方,不轻授人,诚重之也。后汉张机着《伤寒杂病论》,始立众方,公之天下。故建安以前,苦于无方;元丰而后,虽有《局方》,漫无指归,不可为法。今博集《金匾》、《千金》、《外台》诸...[书籍]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福建巡抚商周祚奏(天启三年正月二十四日)红夷自六月入我彭湖,专人求市,辞尚恭顺。及见所请不允,突驾五舟犯我六敖。六敖逼近漳浦,势甚岌岌。该道程再伊、副总兵张嘉策多方捍御。把总刘英用计沈其一艇,俘斩十余名。贼遂不敢复窥铜山,放舟外洋,抛泊旧浯屿。此地...[书籍]
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着。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着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从#$...[书籍]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著公元1644-1911年医经著作。又名《中西医刊》、《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清唐宗海(容川)撰。刊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唐氏谓:“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于是采摭《内经》之要而...[书籍]
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案中对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等作了较详细的记录分析。[书籍]
书中共选录清代以前临床常用方方剂近200首,除记述方名、主治及处方外,均附有方义的注释和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论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