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渊源录
浑源郡主,朱氏,明朝宗室女。沈简王朱模第二女。明朝宗室女
清顺治二年,嘉定抗清起义,清兵围城,渊耀宿城堞,昼夜拒战。城破,与其兄自缢于僧舍。有《谷帘学吟》。[人物]
~1780),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大臣,官至陕甘总督。清朝大臣
叶道源,字心渠,宿迁人。同治庚午举人。有《大瓠山房诗集》。[人物]
黄本渊,字虚谷,台湾县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优贡。道光元年(1821)举孝廉方正,诏授六品顶戴,召试引见,钦点教职。历任长汀教谕、福州教授,著《中隐斋集》。[人物]
拓跋太洛,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母为椒房慕容氏。献文帝皇兴二年(468年),拓跋太洛去世,追赠征北大将军、章武郡王,谥号为敬。无子,过继南安惠王拓跋桢第二子元彬为后。北魏将领
拓跋洛侯(?-461年),景穆帝拓跋晃之子,文成帝拓跋濬异母弟,生母不详。和平二年(461年),被封为广平王。同年去世,谥号殇王。因拓跋洛侯无子,以兄弟阳平幽王拓跋新成第五子元匡(拓跋匡)嗣后,袭其爵位。景穆帝拓跋晃之子
李兆洛(1769-1841),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嘉庆年间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书院。工书、善诗,精考证、音韵、史地、历算之学,颇推崇对桐...[人物]
张茂渊(1901—1991),女,张爱玲的姑姑。大部分人对她的感受与了解都是来自张爱玲的作品,她清高智慧,张爱玲在她面前,也常常感觉到自己生活上的愚钝。她在张爱玲的身边,有着自己的职业,说着一些“冬之夜,视睡如归”的俏皮话。在张爱玲的文字里,从未有对姑姑的情事描述过。原本以为,张...
萧渊藻(483-549年),字靖安,小字迦叶,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西市武进区)人。南朝梁宗室、宰相,梁武帝萧衍的侄子。南梁建立后,册封西昌县侯,先后治理益州、南琅琊郡、雍州、兖州、南兖州、南徐州,累迁中书令。太清三年,面对侯景之乱,忧愤而死,时年六十七。南梁宗室大臣
真源公主(?—?),唐宪宗李纯女,母不详。始封安陵公主,公主下嫁杜中立。唐宪宗李纯女
清源公主(?—?),唐穆宗李恒女,母不详。公主逝世于唐文宗太和(827年—835年)年间。唐朝人物
李维源(1868-1948),字松圃,号沤舫,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是著名京剧大师李世济的祖父。清末至民国年间长期在安徽为官,官至安徽省政府主席(省长),抗战时期获授中将,1948年逝世于上海。京剧大师李世济的祖父
于洛拔(415~458年),本姓万忸于氏,名拔,字洛拔,代郡桑乾县(今山西省山阴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大臣,太尉于栗磾之子。门荫入仕,起家侍御中散。仪容美好,谦恭谨慎,得到世祖拓跋焘宠爱。参与平定凉州,授监御曹令。太子拓跋晃监国时期,迁候宫曹领事,袭封新安郡公。出任散骑...
李肇源,字河先,号西槎,诸城人。乾隆己卯举人,官建安知县。有《獭余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