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学浩,字裴园,号缓堂,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人。雍正八年(1730年)中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四朝实录》编修,提督湖南学政,主持陕西、山西乡试,任京都会试同考官,赠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参议。著有《娱萱亭稿》、《职思亭诗文集》。[人物]
少时习闻刘宗周、黄宗羲之学说,熟于明末朝政始末。后为安徽学政朱筠幕僚,博览其藏书。主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主编《湖北通志》,于方志之学颇具卓见。又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又曾佐湖广总督毕沅纂《续资治通鉴》,并欲藉毕沅之力搜求遗书,编巨著《史籍考》未...[人物]
华学易(1808--1883),字靳中,号味初。清无锡人。官知州,举乡饮大宾。议叙从九品知州衔。有《读画斋诗稿》。[人物]
杨学李,字希圣,号明斋,眉山(今属四川)人(《元诗选》癸集)。宋遗民。从作品观察,元时曾为贺州地方官。今录诗四首。[人物]
与兄陈学洙孪生。诗亦齐名。诸生。奔走四方,颇有不平之气。又工曲子。有《梅庄诗集》。[人物]
陈学圣,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人士。生平不详。以下自周玺《彰化县志》及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陈氏诗作十六首。[人物]
幼入私塾,聪慧善学,深得塾师赏识。年24,嫁郁达夫,改名荃,随夫迁居安庆,上海,北京等地。达夫被日本侵略军暗杀于海外后,孙荃痛念国耻家仇,含辛茹苦,倾力抚育子女,嘱以勿堕乃父殉国之志。郁达夫妻子
属邑民因丈田事哗于邑,学海坚持不用兵镇压,捕为首者而已。[人物]
时论学浩用笔,能入绢素之骨。晚好用破笔,脱尽窠臼,画格一变。有《南山论画》。[人物]
出身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幼读私塾,1927年转入临河高小读书,后至开封考入省立第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开封学生罢课,要求蒋介石政府出兵抗日,收复失地,士珍受到很大教育。曾任共青团北平市委书记、鲁北特委书记、冀鲁边工委书记、华北人民抗日救国军...
黄家舒黄家舒,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世祖顺治中前后在世。字汉臣,无锡人。明季诸生。明亡后,坐卧斗室,谢绝交游。家舒工作曲,著有城南寺杂剧,《曲录》又有焉文堂集,并传于世。[人物]
以岁贡除润州训导,擢国子学正,诏刻《十三经注疏》,委以校雠。升广平府同知,以不受私嘱被劾,罢归,侨寓荆溪,年七十八卒。[人物]
(1031—1094)宋眉州眉山人,字退翁。从刘巨读,与苏轼兄弟为同门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英宗治平初任永康司法参军。闻韩绛欲治西山道,乃谓蜀近夷,恃险以安,若堑为坦途,将有后患。绛然之,遂罢役。再调澧州司理,迁知洪雅县,佥书蜀州判官事。哲宗元祐中以左朝请郎知怀安军。复擢知嘉州,未行卒。...[人物]
五代时庐州西昌人。善诙谐滑稽。南唐李璟时为伶官,常侍宴,为俳戏,随事托讽,璟颇纳之。李煜时老而无宠。[人物]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