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他于经学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
刘庆兴,十国南汉宗室,中宗刘晟的第三子,后主刘鋹之弟。封荆王。南汉宗室
后拜并州刺史,又因党锢遭禁十余年。光和七年(184年),拜议郎,又被车骑将军张温请为长史。大将军何进举荐赵岐为敦煌太守,途中遭劫持,经诡辩才幸免于难,辗转返回长安。汉献帝迁都长安时,再拜赵岐为议郎,不久迁任太仆。李傕、郭汜掌权时,命赵岐与太傅马日磾出使关东。献帝东迁时...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小说《三国演义》...
-200年,一作干吉、干室)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
河清四年,去世,时年四十三岁。北齐大臣
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十五岁的刘璿被册封为太子。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第二年(咸熙元年),钟会于成都作乱造反,太子刘璿被乱兵所害,同年,王氏随后主夫妇一起被迁往洛阳,此后经历不详。三国蜀汉后主嫔妃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的弟弟,武肃王钱镠的第二十三子,母亲庄穆夫人吴氏。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的弟弟
三国时公孙渊的部将。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后,侵扰北方。景初二年(238),渊遣衍与杨祚等屯辽隧,被司马懿将军胡遵击破。衍夜走襄平,与司马懿军相遇于首山。卑衍死战,再次大败。经过此战,司马懿得以进军造城下,为围堑,辽水暴涨,败亡。三国时公孙渊的部将
吕壹,三国时吴国人,受孙权用为心腹,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1]。壹为人险狠,曾经诬陷宰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人。后因诬告事发,被斩首。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吴书·朱据传》、《吴书·是仪传》、《吴书·陆逊传》、《吴书·诸葛恪传》《资...
迁任议郎,参与刻印熹平石经。因直言被宦官诬陷,流放朔方。后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蔡邕被迫前往,被署任为祭酒,甚得董卓所敬重。被举为高第,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出任巴郡太守,被留为侍中。后拜左中郎将,随献帝...
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韦曜是中国古代史上从事史书编纂时间最长的史学家,后世《三国志》多取材其《吴书》。少时好学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中书郎等职。258年,孙綝废黜孙亮,立孙休为皇帝,改元永安,昭立五经博...
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
赵弘,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
钱传瑛(878年-913年11月17日),本名传锴,后改传瑛,又称元瑛,杭州钱塘(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宗室,钱镠第三子(一说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