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奇,魏国中领军许允之子,字子泰,冀州河间国高阳(河北省高阳县)人,西晋官员,官至司隶校尉。晋惠帝元康年间,有治理才能的许奇担任司隶校尉。晋朝时期司隶校尉
刘持真,字号不详,瀛洲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北魏时期大臣,蔚州刺史刘祐连之子。北魏时期,累迁镇远将军、领民酋长,卒于任上,西魏时期,凭借儿子刘亮功勋,追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恒州刺史。北魏时期大臣
郑梁,出身于慈溪望族郑氏家族,字禹梅,号寒村,黄宗羲门生,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是清初浙东史学派学者之一。黄宗羲弟子,清初浙东学派学者
何淑仪,南北朝末年人,出身贫寒,原是吴地一家小酒馆的女侍,南朝陈宣帝陈顼的妃子。生长沙王陈叔坚、宜都王陈叔明。陈宣帝陈顼的妃子
-485年),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裔,东晋右卫将军、散骑常侍、中护军、使持节、侍中、太尉公、河间武王司马钦的曾孙,东晋侍中、左卫将军、河间景王司马昙之的孙子,北魏安远将军、丹阳简侯司马叔璠的长子,司马道寿的哥哥...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人物]
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人物]
曾自御史谪为山阳丞,为诗以自伤。后累官至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人物]
豫章公主死后,太宗非常悲伤,长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书劝谏,要求皇帝克制悲伤。唐太宗之女
咸丰间避兵,自塘栖迁双溪,再迁同里,忧伤病卒。所著尚有《读书杂识》。[人物]
自幼聪颖好学,曾入庠为秀才,后因家境贫寒。遂弃学离家前往镇江到外出做木工的父亲处。时值清朝末年,朝廷腐败,外患严重。徐静仁慨然有济世之志,自策励于经济有用之略,乃经常往来于一水之隔的盐业重镇扬州与镇江之间,结识了不少盐业界魁首。成年后即在苏北从事制盐和销盐,由于经...
因家境贫寒,他少时不能上正规学校,只跟着乡间秀才读了一些蒙本和《四书》、《五经》之类。1918年,安徽省立第三蚕桑讲习所在宣城成立,因每年只收7块钱的书本费并免收学费和膳费,故16岁的胡允恭步行前往考入。合肥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
1909年,17岁的洪希厚按照当地洪张两姓联姻的习俗,嫁给了同样来自贫寒人家的张治中。嫁到张家后,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张治中都在外闯荡,作为长媳的洪希厚,不仅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还要照顾小叔子们。公婆去世时,张治中仍然没能赶回来。由于家贫,年仅23岁的洪希厚只好带着一个七...
钟琅,男,清朝进士钟孟鸿的祖父,广东蕉岭县新铺镇人,字昆圃,清朝乾隆年间壬子科举人(1792年)。曾任电白县教谕。钟琅公在会试之后归乡心切,写下了《早行》一诗:唤仆吹灯束晚装,出门月色十分光。板桥霜重留人归,山路风寒客断肠。茅店未开休问酒,梅花不见只闻香。挥鞭马上催行急...
山居行道,不食谷物,仅食柏实、松脂、细石子等物,不畏寒暑,昼夜不卧。一日能行七百里。后赵石虎建武十二年(346),入邺(河北),居临漳照德寺。其时向往仙道者,多往请益,师都不答。石虎死后,国乱,于晋穆帝升平三年(359),率徒南渡入建康(南京),后至南海罗浮山,独处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