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书籍]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书籍]
而窃按东京,历数与西京略同,而其亡国之厉阶,则亦肇自女宠,成于外戚。或者谓后汉之亡,宦寺方镇实尸之,于女宠外戚似无与焉。岂知木朽则虫生,墙罅则蚁入,不有女宠外戚之播弄于先,何有宦寺方镇之交讧于后?四星耀斗,百桷摧栋,阳弱阴强,刘轻曹重,其所由来者渐矣,繇辨之不早辨也。昔范...[书籍]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布政使衔浙江记名道署按察使司按察使前湖北盐法武昌道盛康譔道光初善化贺耦庚中丞因华亭陈氏有明经世文一编复踵陆氏切问斋文钞之例辑开国以来诸家奏议文集成皇朝经世文编百二十卷巨典宏规于斯焉萃言经济者宗之道光而后世变寖寻于今为烈而荩臣志士之所经营而维持者论议设施尤资考...[书籍]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书籍]
《尉缭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列《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科举必读的兵学教材。关于该书的真伪、作者、成书年代和书的归类,历来争议颇多,至到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尉缭子》残简后,才充分证明其并非伪书。对于它的作者和成书...[书籍]
元代济南章丘人。少时勤奋好学,卓异不凡,13岁能谈论沼学为人之道,当时的散曲作家杜仁杰非常欣赏其才学。20岁时被召征入朝,授中书掾。至元十一年(1274年),擢兵部主事,官拜监察御史。时蒙古贵州桑哥执掌朝政,刘敏中多次上书弹劾桑树哥结党营私、恣意不法的行为,元世祖不予采纳...[书籍]
《吴三桂演义》不题撰人又名《明清两周志演义》,主要描写吴三桂由宁远总镇到投降满人,逼死永历帝,后又反抗清朝,妄自称帝,最后终至败亡的这段史实。其中穿插了吴三桂与爱妾陈圆圆的离合。作者对吴三桂不拘于“成王败寇”之说,比较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小说中的...[书籍]
使皋、辟在五代时,其为恶必有过于王、孟者。以此知朝廷治则蜀不能乱,朝廷不治则不惟蜀为不顺,其四方藩镇之不顺,亦有不下于蜀者。当王衍之入洛也,三蜀之人尽喜中国之有圣人,而庄宗总制失驭,中外继叛。蒲禹卿恸哭曰:“观天下事势如此,蜀人岂有安泰之期耶,必重不幸尔!”洎知祥...[书籍]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晚年的历史评论性著作。王夫之1619—1692,字西农,号姜斋,又因晚年长期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故称船山,湖南衡阳人。王夫之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大起义的...[书籍]
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该书内容较为丰富。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书籍]
为补东隅之失,楚襄王上将军庄跷领兵平蛮,先后收复夜郎、猓猓、仡佬、紫姜诸地。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巩成苴兰城,庄跷自封为苴兰王,是为滇国之始。书未完。光绪三十三年(1907)《月月小说》第11号,三十四年(1908)《月月小说》第12、14号载。第一回畏凌逼楚王思拓地告奋勇庄蹻请平蛮话说天...[书籍]
金方镇年表吴廷燮撰●目录卷上卷下●金方镇年表卷上江宁吴廷燮撰序上京咸平东京北京中都南京西京河北东路山东西路河北西路○序叙曰金沿宋制每路首郡兵马总管实所兼司一路军权于焉攸寄中都五京重以留守留守领府尹兼兵马都总管帝所宅居不曰留守但曰府尹其余诸路总管十四咸平河间...[书籍]
南诏历代称名不同周鄯阐国、白崖国、昆弥国。战国时滇国,汉西南夷、益州、白子国。后汉建宁国。晋、宋、齐、梁、陈,宁州。隋昆州。唐初,南宁、六诏,唐文宗太和间,名鄯阐府。宋仍名南诏。元名中庆。明名云南省。国朝因之。按:汉武帝元狩元年,彩云见南中,在今大理府赵州之白崖。...[书籍]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隋书.经籍志》注云:“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又称吕望,字子牙(一说字尚),俗称姜太公、姜子牙,为西周开国功臣、齐国始祖。历史上,对于《六韬》的作者、成书年代及书的真伪争议颇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