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三家诗拾遗诗类提要【臣】等谨案三家诗拾遗十卷国朝范家相撰家相字蘅洲防稽人乾隆甲戌进士官至柳州府知府汉代传诗者四家隋书经籍志称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惟韩诗存宋修太平御览多引韩诗崇文总目亦著录刘...[书籍]
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圣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着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仆少孤苦而嗜书,家有魏、晋文章及唐诗人集,仅三百家。又数得奉教,闻前辈长者之余论。今书籍散落,旧学废忘,其能记忆者,因笔识之,不忍弃也。嗟乎,仆岂足言哉!人之于诗,嗜好去...[书籍]
◎序古诗《三百篇》,孔子取《思无邪》一言以盖之。夫思无邪者,诚也。人能以诚诵诗,则善恶皆有益。学诗之要,岂有外於诚乎?余观历代工诗者,在汉魏晋则有曹刘陶谢辈,在唐则有李杜柳岑辈,在宋则有欧苏黄陈辈,在元则有虞杨揭范辈。诸贤诗,刊行久,固足以...[书籍]
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夏歌曰:“陶乎予心。”谣曰:“名予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书籍]
元诗纪事(近人)陈衍辑●目录原叙凡例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书籍]
御览诗唐令狐楚提要御览诗提要《御览诗》一卷,一名《唐歌诗》,一名《选进集》,一名《元和御览》,唐令狐楚编。楚字谷士,宜州华原人,贞元七年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辟入幕,后历辟太原节度判官,召授右拾遗,官至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左仆射,出为山南西...[书籍]
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文德殿,百官常朝之所也。宰相奏事毕,乃来押班,常至日旰,守堂卒好以厚朴汤饮朝士。朝士有久无差遣,厌苦常朝者,戏为诗曰:“立残阶下梧桐影,吃尽街头厚朴汤。”亦朝中之实事也。惠崇诗有“剑静龙归匣,旗...[书籍]
《千家诗》是我国古代为儿童启蒙教育而编的一部诗集,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课本。《千家诗》原名《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宋朝刘克庄编辑。南宋末年谢枋得对原有《千家诗》有所整理增删,成为谢枋得编辑《千家诗》。从此《千家诗》...[书籍]
《十三经注疏》四百十六卷,系汇编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和汉至宋代经学家对经的注疏而成。儒家十三经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圣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它们主导和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达数千年之久,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一切学术思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书籍]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撰。其书全录郑氏《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地志》、《水经》以及先儒之言,凡涉於诗中地名者,薈萃成编。然皆采录遗文,案而不断,故得失往往并存。如《小雅》《六月》之四章“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其五章曰“...[书籍]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讲义要当重切磋絜斋不事颂辞阿解经依注无为异取古诫今有足多雅颂诸篇惜巳失风南数首出重罗黍离故国三致意其奈孱王弗聴何乾隆乙未仲夏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絜斋毛诗经筵讲义目録诗?卷一诗序一诗序二卷耳樛木螽斯桃夭?芣苢汉广汝...[书籍]
(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27。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縶时。(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28。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书籍]
中国人几乎没人不知道李白的,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为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书籍]
晁伯禹载之,学问精确,少见其比,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杯羹,龙种由来事杳冥。安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晁知道咏之《西池唱和诗》有“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柳外雕鞍公子醉,水边纨扇丽人行。”殆绝唱也。高秀实茂华,人物高远,有出尘之姿,...[书籍]
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末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末...[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