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做法则例
经部分十一门,既以“四书”为一类,又以《论语》、《孟子》各为一类;又以说《大学》、《中庸》者入於《三礼类》中,盖欲略存古例,用意颇深。然明人所说《大学》、《中庸》皆为“四书”而解,非为《礼记》而解。即《论语》、《孟子》亦因“四书”而说,非若古人之别为一经,专门授受。其分合...[书籍]
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写给尹师鲁的信中说「史者国家之典法也」,史书记载「君臣善恶,与其百事之废置」,目的在于「垂劝戒,示后世」。在他看来,旧五代史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有「繁猥失实」的地方,没有起到它应起的作用。所以他把「褒贬义例」放在新五代史的首要地位...[书籍]
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和通政使司﹑都察院﹑大理寺和五軍都督府十門﹐共十卷﹐記載了明王朝開國到洪武二十六年前所創建與設置的各種主要官職制度。孝宗嗣位後﹐因洪武後累朝典制散見疊出﹐未及彙編﹐不足以供臣民遵循﹐遂於弘治十年三月﹐敕命大學士徐溥﹑劉健等纂修﹐賜書名為《大明會...[书籍]
居官必要为政便览(明)不着撰人●目录卷之上卷之下●新刻居官必要卷之上初仕类吏类户类礼类兵类○初仕类守选在京全要节俭临选时切勿管求好地方恐铨曹窥破反遗钻刺之名机不密而累匪轻初选出在京时有应具书启预通同僚者有应具禀帖同履历预申上司或堂官者须与便人顺赍或发报马顺稍仍探听有本管官在京必须...[书籍]
还在后唐时期,就对旧唐书的修撰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直到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九四一年)才正式开始编修,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九四五年)修成,历时四年多。旧唐书原来是由宰相赵莹监修的。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確定体例上,提出了不少建议和规划。以后的宰相桑维翰、...[书籍]
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写给尹师鲁的信中说“史者国家之典法也”,史书记载“君臣善恶,与其百事之废置”,目的在于“垂劝戒,示后世”。在他看来,旧五代史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八新安文献志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新安文献志一百巻明程敏政撰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幼以神童召试诏读书翰林院中成化丙戌进士授编修厯官礼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乃采録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之有闗于新安者其六十巻以上为甲集皆本郡先达诗文畧依真徳秀文章正宗之例...[书籍]
分经候脉之由来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着。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着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书籍]
凡使勿用色青并底白者,捣筛末,以盐汤飞过,曝干用,则免结涩人肠也。每垩二两,用盐一分。〔大明曰〕入药烧用,不入汤饮。[书籍]
《隋唐演义》之前较有影响的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褚人获对上述作品广采博收,同时吸收了唐宋传奇的有关材料,加工改写成七十万字的《隋唐演义》。作为说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义》几乎注意到古籍及传说中所有有关隋唐历史的轶事、杂说,把...[书籍]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金·刘完素公元1115-1234年《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著作。简称《伤寒标本》。二卷。旧题金·刘完素撰。为论述伤寒证治专著。上卷叙述病证,自伤风、伤寒、中暑、中湿、至食复、劳复共44则;下卷则载所用64方,其中仲景方约占半数。本书卷上有传染一...[书籍]
考焦竑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巻,书名及李姓,皆与此本相合,则耆卿或涂之字欤?载籍无征,其为一;为二盖莫之详矣。其论文多原本六经,不屑屑于声律章句,而于工拙繁简之间,源流得失之辨,皆一一如别白黒,具有鉴裁。其言苏氏之文,不离乎纵横;程氏之文,不离乎训诂...[书籍]
钦定宪法大纲君上大权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书籍]
《凡例》中说:「不分异同,荟萃众长,□尚神思,务屏伪体。自大名家外,要皆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二例并用,而搜逸阐幽,尤所加意。」要求做到「一代之中,各家俱存;一家之中,各法俱在」。全帙诗人6100余家,诗27000余首,分为200卷。[书籍]
评注产科心法目录小引续印《产科心法》之缘起李序原序蔡序上集种子门种子方法种子歌上集胎前门胎产医法总论胎产医法总论胎产医法总论验胎之法孕妇忌食药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胎半产子烦子悬子眩子痫子肿子呛子鸣子喑子淋小便不通孕悲尿血乳泣胎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