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书籍]
四库全书五代史纂误(宋)吴缜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一五代史纂误正史类提要(臣)等谨案五代史纂误宋吴缜撰缜尝作新唐书纠缪以正宋祁欧阳修等蹖驳抵牾之失已着于録此则専取修所撰五代史摘其舛颣辑为一书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俱作五巻尤袤遂初堂书目不着巻数宋史艺文志则作三巻南渡后曾与新...[书籍]
一、霸国有史,晋唐以来,述作纷纷,载籍极博。宋有天下几三百年,西夏、辽、金并雄西北,而辽、金有史,夏鲜专书。缘其地连沙碛,人半羌夷。元昊自造蕃书以纪国事,国亡之后,文义莫辨,遂至掌故失传,宋、辽、金三史有附传而弗详。广成谬辑是编,虽无当于参稽,或亦可以备残缺焉。一...[书籍]
一、霸国有史,晋唐以来,述作纷纷,载籍极博。宋有天下几三百年,西夏、辽、金并雄西北,而辽、金有史,夏鲜专书。缘其地连沙碛,人半羌夷。元昊自造蕃书以纪国事,国亡之后,文义莫辨,遂至掌故失传,宋、辽、金三史有附传而弗详。广成谬辑是编,虽无当于参稽,或亦可以备残缺焉。一...[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四法帖刋误目录类二【金石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法帖刋误二卷宋黄伯思撰伯思有东观余论已着録初米芾取淳化阁帖一一评其真伪多以意防制罕所考证伯思复取芾之所定重为订正以成此书前有大观戊子自序称芾踈略甚多或伪迹甚着而不觉者若李懐琳所作卫夫人书逸少阔别稍久帖之类有审...[书籍]
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予夺,尚可信乎!魏晋之世,称备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称刘崇为晋矣。今《五代史》作南唐、东汉世家,未尝以吴、晋称之,独陈寿如此,初无义例。直徇好恶耳。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书籍]
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予夺,尚可信乎!魏晋之世,称备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称刘崇为晋矣。今《五代史》作南唐、东汉世家,未尝以吴、晋称之,独陈寿如此,初无义例。直徇好恶耳。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书籍]
《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而又基本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是由[东晋]著名史学家。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355年之前,记载了中国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之远古典籍、神话、传说、沿革、地理、风土及人物史事。其时间则从上古直到[...[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三五代防要政书类一【通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五代防要三十卷宋王溥撰五代干戈俶攘百度凌夷故府遗规多未暇修举然五十年间法制典章尚略具于累朝实录溥因检寻旧史条分件系类辑成编于建隆二年与唐防要并进诏藏史馆后欧阳修作五代史仅列司天职方二考其他均未之及如#$...[书籍]
御纂周易折中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至有宋以来,周邵程张阐发其奥,唯朱子兼象数天理,违众而定之,五百余年无复同异。宋元明至于我朝,因先儒已开之微旨,或有议论已见,渐至启后人之疑。联自弱龄留心经义,五十余年未尝少辍,但知诸书大全之驳杂,奈非专经之纯熟...[书籍]
沈约称其善于隶书,子敬之后,可称独步。时谚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而贬之者则谓欣学献之,终不能度越献之规矩,自成一家,故又有“婢作夫人”之诮。《采古来能书人名》或作《古来能书人名录》,一卷。眷首有王僧虔启云:“昨奉敕,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辩广悉,辄条疏上呈羊...[书籍]
《旧唐书·经籍志》称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唐书·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亡失。”岂后人并之耶?《经义考》引李焘之言,则曰:“鼎祚《自序》止云十卷,无亡失也。”朱睦《序》作於嘉靖丁巳,...[书籍]
晋人孙盛在评论王弼《易》学时说:“至于六爻变化,群象所效,日时岁月,五气相推,弼皆摈落,多所不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王弼还以《老》解《易》,以玄理统易理,反映出贵无的本体论思想,使《周易》之解面貌一新,成为玄学理论的基本思想资料之一。王弼《周易注》包括《经》...[书籍]
其蕴并抉摘其疵如所谓左氏有三病不明君臣大义一也好以人事附会灾祥二也记管晏事则尽精神说圣人事便无气象三也云云虽亦沿宋儒好轧先儒之习然实颇中其失至于朝祭军旅官制赋役诸大典及晋楚兴衰列国向背之事机诠释尤为明畅惟子服景伯系本桓公而以为出自襄公稍为讹舛耳葢祖谦邃于史事知空谈不可以说...[书籍]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