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治疗偏重于壮肾益脾,选方多以六味、八味、补中益气、六君为主,学术上有所创见。此书传本甚少,建国后有复印本。[书籍]
卷一帝号上卷二帝号下杂录追谥皇帝杂录卷三皇后杂录内职杂录出宫人卷四储君杂录追谥太子杂录皇太孙卷五诸王杂录卷六公主杂录和蕃公主杂录卷七(补)封禅卷八(补)郊议卷九上(补)杂郊议上卷九下(补)杂郊议下卷十上(补)亲拜郊亲迎气杂录后土(社稷)卷十下(补)藉田藉田东郊仪九宫坛皇后亲蚕卷十...[书籍]
于以疗病也,何难之有?然而难矣?凡有一症,即有一症之寒热虚实。寒与热相反,虚与实相悬。在两人,则彼与此各不相同;即在一人,其前与后亦非一辙。苟不有以辩之,其能不倒行而逆施乎?然其为寒为热、为虚为实,又不令人一望而知也。症之重者,大寒偏似热,大热偏似寒,大虚偏似实,大实偏似...[书籍]
欲益反损,虽悔莫追,漫云三品已成,孰是十全为上,我干一先生以《修昆仑证验》欠示,惟藉“揉”之一法疗病之百源,注蒙叟之养生,鄙韩康之卖药。运其心中之矩,垂为肘后之方,证以终身,效昭昭而可案;易于反掌,功历历其堪稽,比摩顶放踵之为,可利天下;无濡首剥肤之害,足导后生。道光丁未...[书籍]
故凡病情一去之后,即当颐神养性,放下万缘,调息百日,以生阳气,迨于阳气既盛,则阴邪不能干,而旧疾无自作矣。若病情少事闲,即事酬应,啸傲如常,至于复作,则危期将至矣。先大夫有训云,元气与脾气原无二致,人之元气充足,则脾气自然磨运而元气愈充,若元气虚眇,则脾不能运而胀满,痞气...[书籍]
嗣询此书所由来,秋泉云:嘉庆季年,吾闽陈修园先生治疗出,一时名医右熊君耳其名,不远千里来证所学,修园下榻钦其绪论,即知熊有撰述,奈深自谦,秘不肯示人。一日熊外出,修园门下士私发其簏,得此书传钞之,欲再检他本,诘朝熊束装归矣。余论相表里,欲合刻而公诸世,未逮也。今夏,家端植...[书籍]
夫医之书多矣,自神农尝百草疗病,而后歧伯之刀圭,伊芳尹之汤液,暨乎汉唐,历宋元明,以迄于今,医书增至千百余种。神明变通,悉可随机而应。第卷帙繁多,学人限于知识,如何口诵心维,此医书之所以难得佳本也。青浦何书田先生,本儒者,精于轩歧,手着《医学妙谛》一书,分门别款,计七十六...[书籍]
凡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尤其在治疗痢疾、产后瘀血腹痛、老年便秘、遗精、癫痫、目疾、喉症等病上,具有独到见解。[书籍]
鉴于前人注释本草多谈“其所当然”,故此书从诸药形色、气味、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方面阐发其疗病之“所以然”。[书籍]
《重订通俗伤寒论》是伤寒、湿热病学中比较实用的一部诊疗方案,是俞根初、何廉臣、曹炳章三位老中医先后合作而经过徐荣斋中医师根据现代学理给以重订的。由于何先生的引证太渊博了,于是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呈露出繁复,而且编撰时失于合理安排,以致原书中存在着好些问题。现在经重订者给它整...[书籍]
在每一疾病门类之后,首先以概述的形式介绍该病的主要特点及病因病机,其次论述治疗该病的主要方药。这种病症与方药相结合的论述方法具有条理分明、纲举目张的特点。如咳嗽门中云:“咳嗽之症不一,有受风而咳嗽者,有受热而咳嗽者,有积痰而咳嗽者,有伤劳而咳嗽者,有痨瘵而咳嗽者,有吼喘而...[书籍]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原为一百七十六字,现演为二百七十七字,逐条逐证进行注释阐发,并提出相应治疗原则。该书是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著作,书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热”和“火”的病证、病机,反映了刘完素的寒凉派学术思想。[书籍]
所收方剂颇为广泛,其中还记载了不少民间经验方和外治、针灸疗法。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书籍]
如汪机首倡“新感温病”学说,从此温病成因有了“伏气”、“新感”两说,为明清时期开展温病学术争鸣、提高温病的治疗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书籍]
书中还辑录不同部位骨折脱位的处理方法10种,介绍了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技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