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十羣经音辨小学类一【训诂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羣经音辨七卷宋贾昌朝撰昌朝字子明获鹿人仁宗天禧初赐同进士出身庆厯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初加左仆射封魏国公諡文元事迹具宋史此书其侍讲天章阁时所上凡羣经之中一字异训音从而异者集为五门卷一至卷...[书籍]
《通玄真经》即《文子》。唐玄宗崇道,於天宝元年(742)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称其书为《通玄真经》。刘向《七略》存《文子》九篇,《汉书。艺文志》录九卷。梁阮孝绪《七录》作十卷,《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为十二卷。过去历来被认作伪书。1973年,河北定...[书籍]
望诊遵经清·汪宏公元1644年—1911年《望诊遵经》,诊断学专著。二卷。清·汪宏撰于1875年。作者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其他著作中搜集有关望诊资料予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内容丰富,持论悉遵经义。上卷叙述望诊的重要性及其掌握运用的基本原...[书籍]
本书联系脏腑的属性、生理特点对十四经脉的循行、属络、经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现有清刻本。[书籍]
卷三为经络专篇,对十二经脉、八脉交会八穴、经脉流注、周身经穴等,编成歌诀十一首,便于诵记。[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三诗经通义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经通义十二卷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已着録是书専主小序而力驳废序之非所采诸家于汉用毛郑唐用孔颖达宋用欧阳修苏辙吕祖谦严粲国朝用陈启源其释音明用陈第国朝用顾炎武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氏诗谱皆具有条理惟鹤龄学问淹洽往...[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仪礼逸经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逸经二卷元呉澄撰澄有易纂言巳着録是编掇拾逸经以补仪礼之遗凡经八篇曰投壶礼曰奔丧礼取之礼记书中又曰公冠礼曰诸侯迁庙礼曰诸侯衅庙礼取之大戴礼记而以小戴礼记相参定曰中霤礼曰禘于太庙礼...[书籍]
诗经通论清姚际恒序卷前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诗经通论序顾颉刚古人习熟于口耳者惟诗,无往而不引,无事而不歌。以其托物抒情,宛转掩抑,辞义不若他经之彰者,故经师所为恒多索隐行怪之论。汉人...[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经典稽疑五经縂义类提要【臣】等谨按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厯庚戌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此书取汉唐以来説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先儒专门之学各有师承非同臆说耀文欲存诸经古训...[书籍]
《外经微言》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理论性著作。其理论基础主要本于《内经》。其中有很多养生的论述,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并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及六气学说等论述都有所阐发。[书籍]
内经知要宋·李中梓公元1264年《内经知要》为明·李中梓辑注。全书2卷。上卷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5篇;下卷有经络、治则、病能3篇。书中将《内经》重要原文节录归类,并加以注释。所选内容少而精,可概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又分类清楚,注释简要,为研究《内...[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七五经蠡测五经总义类提要【臣】等谨按五经蠡测六卷明蒋悌生撰悌字叔仁福寕州人洪武初以明经官训导是书乃元季避兵蓝田谷中所作嘉靖戊戌【案原序内不题年号但称戊戌以序中一百六十余年语推之知为嘉靖十七年】浮梁闵文振纂修州志始得稿于其裔孙...[书籍]
嘉庆道光年间,安徽太平县沈望桥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写了《经验麻科》一书,当时仅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由于该书经验确切,药效显著,得书者往往视同珍宝,秘不示人。[书籍]
卷一论灸法基本知识;卷二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循行、主病以及腧穴定位、取法、灸法,并附经穴图;卷三卷四为疾病证治,又细分为伤寒、中风、厥逆、首部、中身、手足、二阴、妇人、小儿和外科等。[书籍]
附《本经续疏》6卷、《本经序玩耍》8卷。清·邹谢撰。刊于1832年。以分析《伤寒论>、《金匠要略>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神农本草经》*其中《疏证》载药物173种,《续疏》载药物142种.共315种。[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