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丰时期,北宋虽有灵州、永乐之败,但却获得了广阔的疆域和葭芦、吴堡、米脂、义合、浮图、塞门等重要的军事要塞,从而有力地扼制了西夏的南犯,北宋在战略地位上处于优势。旧党上台后,除了在国内极力攻击新法、新党外,在对西夏关系上,也一反熙丰所为,欲将所获得的西夏之地还给西...
明朝洪武20年,元朝太尉纳哈出,拥众金山(即勃勃图山,在今吉林双辽东北),屡攻辽东,朱元璋命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20万军队北击。胜至通州,遣哨马出松亭关,探悉元兵多屯驻庆州,遂令蓝玉轻兵往袭。时适大雪,元兵未曾防备,不意明军突至...
端明殿学士、判西京留守司御史台司马光上书,对王安石执政以来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抨击,指责王安石独断专行,排斥、打击异已,而任用一些奸诈小人。司马光还指出当前政策中有6点失误,尤其是青苗、免役二法危害最大,造成老百姓越来越穷。由于皇室及群臣的极力反对,王安石多次上...
澶渊之盟后,宋朝国势趋于平稳,王钦若为了排挤宰相寇准,亟言澶渊之盟为莫大耻辱。寇准遂被罢相,而宋真宗也常为难以洗刷城下之辱而怏怏不乐。王钦若等迎合真宗想建大功业的心理,力作圣人的神道设教的舆论鼓动。大兴土木,修筑道路,建立行宫,东行泰山封禅的各类准备活动由此全面展...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华原令顾繇上言,称元载子伯和等招权纳贿,代宗反将顾繇流放锦州。吐蕃侵入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边地精锐之兵都被征发入援,边防空虚。代宗任命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吐蕃。郭子仪闻讯后,立即从咸阳赶回长安,救下丰王珙等十王至行营。十月十八日...
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唐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他把“太宗之创业”、“玄宗之治理”,都...
刑诉法二次修改取消“大义灭亲”对于证人作证方面较大的突破,是拟规定除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但近亲属仅限父母、子女和配偶。如果此条得以通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的“大义灭亲”司法政策将被颠覆,这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法...
宋令京湖、江淮四川制置使赵方、李珏、董居谊部署抗敌。孟宗政又率军驰援枣阳,击败金军。随即,京湖将王章、刘世举也击败金兵于光山、随州。六月,宋下诏伐金,并传檄诏谕中原官吏军民。金军进入淮南,宋廷为之震动。宋时的风俗,把一种别名“化生”的小娃娃造型的“...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元璋于1368年称帝建明,到1388年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朱元璋以猛治国,尤其是锦衣卫和廷杖的建立和实施,使许多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惨遭杀害,导致贤佞不分,遗害无穷。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可称为封建社会里有所作为的帝王和...
建隆元年二月,宋废除了宰相坐议之礼。以往各朝,每逢国家大事,皇帝必召宰相等重臣坐在一起,共同商议。议毕,皇帝赐茶,臣子方可退下。唐及五代时期,仍沿此制。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仍留用范质、王薄等后周重臣。他们奏请改变旧制,不再由君臣坐在一起共同商讨,代之以奏札。...
宋庆历三年八月,范仲淹等上书陈述10件大事,主张推行新政。宋仁宗完全接受了范仲淹等人的建议,并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令,宣布对此前实行的官僚选拔和升迁办法实行改革。由于新政触犯了官僚权贵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诬蔑范仲淹与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从参加政治...
忽必烈称帝后,又将燕京改为中都,并于1267年开始在中都东北部修建新都,称做大都。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至于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保证。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