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北宋名家中,苏辙的诗可能是最少受人关注的。此后,历代的评家、选家也极少谈到苏辙诗。笔者以为,这是目前研究苏辙晚年诗的最好的起点。因此,从苏辙晚年诗的整体上看,它的特点异常鲜明,就是诗的世界的展开过程与生命延续过程的高度一致性。《春秋...
而悼亡诗无疑是属于哀祭一类的。而考其源流,当以《诗经》中的《绿衣》、《葛生》、《黄鸟》三篇为奠基之作。但是也有人对此诗的内容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是丈夫悼念亡妻;一种认为是少妇悼念亡夫。在后代悼亡诗中,这种借外物渲染和对比的抒情写法被广泛运用;其次...
《诗》和《春秋》都是先秦儒家士人极力推崇的文化文本。这种功能由于具体社会需求的不同而显现出明显的差异。朱骏声则认为“王者之迹熄”是指西周采诗制度的毁坏,因此“诗亡”并非指无人作诗,而是说诗不再为王室所收集。由此即知孟子心目中的“王者...
《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诗,有很多,在此不可能一一细说,但七十六回的“冷月葬诗魂”,却不能不说。作“诗魂”者,还有程甲本、甲辰本、列藏本。作“冷月葬花魂”的有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认为是“花魂”的同志,认为“死”字与“花”字形近,是形近而误。大家知道,在《红...
从当时诗歌风尚来看,尤其是写景方面,经沈拴期、宋之问、张说,已流行清淡之风,而其学习大谢凝重,究其原因,可能和张九龄早年的学习、继承有关。胡应麟《诗数》言及曲江之诗,认为“首创清澹之派”。文人每有贬官,被贬者行动会受到限制,甚至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因而对他们...
夏目漱石提到的《不如归》和《金色夜叉》是当时最流行的小说,那首诗是王维的《竹里馆》。1992年日本大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国语考题的汉文部分就是白居易的诗。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⑴伤心感叹自己白发的同时,更加惋惜已过的春天。⑵看到已逝的...
前七子就继承了高棅《唐诗品汇》中的“四唐”说。这一点,似乎是钱钟书先生在上述诸论中所否定的一种取向。李东阳为茶陵派的领袖人物。前七子的诗歌理想是初盛唐诗歌中心论,现在看来,以之作为诗歌高潮和顶点透视诗歌题材、体裁、风貌和格调系统的变化和更替...
前七子就继承了高棅《唐诗品汇》中的“四唐”说。这一点,似乎是钱钟书先生在上述诸论中所否定的一种取向。李东阳为茶陵派的领袖人物。前七子的诗歌理想是初盛唐诗歌中心论,现在看来,以之作为诗歌高潮和顶点透视诗歌题材、体裁、风貌和格调系统的变化和更替...
较之以往的中国山水诗研究著作,《灵境》的创新之处,约有五端。其一,尊重史实,立论新稳《灵境》中许多新人耳目的见解,都是建立在对山水诗史客观而理智的逻辑描述基础之上的,摈弃了浮根之淡。而这多元灵活写法的组合,说到底是为了凸显中国古代山水诗丰富多彩的历史轨迹。
如果它确凿无疑,可以解决曹雪芹的卒年问题,那当然是一件好事。他查了乾隆的诗集,证明癸末年除夕下了一场大雪,而壬午年除夕并未下雪,以此断定曹雪芹必死于癸未除夕无疑。第一首是《甲申春帖子》,有“瑞律元正后,样花臈日前”之句。曾先生误解了《除夕》那首...
在短短的篇幅里充分展示老年人的心态,突出一个“情”字,这是古代老年诗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全诗紧扣“见招不欲往”之因下笔。由此可见,这四句诗的影响之大。此后,诗人们以各种笔法大写特写其豪迈之情。此外,老年诗中还有不少抒写老年人爱情的,这里就不再...
酒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两种主要功能,追求快乐和消除忧愁。酒,一度是忧国忧民忧自己的文人们的寄托。想以醉酒来忘记这离别之痛,然而醒来之时却是杨柳岸堤、晓风残月。举杯把盏之际,一首首精美的诗,裹着酒香,从肺腑中涌出,并从而交汇成中国古代诗酒文化的美妙乐章。
本文将带您走进《唐诗三百首》背后的世界,揭示那些伟大诗人们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通过剖析他们的诗歌与生平,我们将一窥唐代诗人的情感纠葛,感受那个辉煌时代下的悲欢离合。
重阳节的诗句枚不胜举。此外,尚有不少诗人写了吟颂重阳节的诗句。其《九日》堪称重阳节古诗经典之作: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据《晋书·孟嘉传》记载,孟嘉是东晋权臣桓温部下的参军。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为...
其实,它是有其独特风貌及诗史意义的。唐德宗李适在位二十六年(780-805),其中贞元(其年号)时期长达二十一年(785-805),因而整个德宗一朝的诗坛可以被称为贞元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