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因之更作词,唐代用为大曲。《隋书·乐志》:“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鹏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五行志》则直指其词为后主所作:“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
《隋书·百官志》载南朝梁置清商部(垂)。唐代杜佑《通典》则谓:“梁有鼓吹令、丞,又有清商署。”《隋书·音乐志》谓开皇九年,平陈后“获宋、齐旧乐,诏于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
隋唐继承与集中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与北朝的其他民族乐舞。隋唐时期的乐舞艺术是当时最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音乐舞蹈广泛应用在宫廷典礼、集宴、节日和群众娱乐中,是各阶层最喜闻乐人的形式。当时,宫廷设置了专门的乐舞机构——教坊、梨园、太常寺,集团中培养了大批专业艺人,养官...
他在陈、隋二代为官,初为隋炀帝近臣,入唐后,为弘文馆的学士,官至秘书监,贞观七年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甚得唐太宗的敬重,死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
隋唐两代,高丽乐在我国宫廷受到重视,列为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九部乐、十部乐之一。后来,高丽乐在我国民间也流行起来,民间曲子中的《高丽》一曲可能来自高丽。其中一部分乐工专习我国传人的音乐,称为唐乐。其中五弦琴可能是玄琴,筝可能是伽倻琴,萧管可能是尺八,都是高丽的民族...
《隋书·律历志》:“从上相承,有铜籥一,……祖孝孙云:‘相承传是蔡邕铜籥’”。铜籥上有错银铭文:“箭,黄钟之宫,长九寸,空围九分,……三分损益,转生十二律”,《隋志》据铜籥九寸的长度,考定铜籥的尺度与“后周玉尺”相同。后周玉尺全长是26.73666厘米,可知铜籥九寸的长度是...
赵之谦隶书联赵之谦隶书联,汉歌风台存大篆,隋文选楼传古音。赵之谦行书联赵之谦行书联,何人更似苏司业,坐客仍携王子渊。赵之谦篆书联
欧阳询书《皇甫诞碑》(明拓本)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
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从出土的陶俑、壁画来看,穿着这种服饰的官员,身份不会太高。本图为戴介帻、穿大袖衫的初唐文吏。
《隋书·地理志》认为,隋代的华容县是由安南、南安沿袭演变而来。这说明,晋代并未罢华容置,或者,罢置后旋即恢复了华容置。沈括的说法并未经过认真细致的考证,是一种以偏概全、不符合实际的说法。同时,认为华容县在三国、晋、南朝宋均为安南县,南朝齐为华容县,南朝梁、陈为南安...
清商乐至炀帝时改称清乐,此后成为隋、唐燕乐的一部。隋文帝亦曾称为“华夏正声”,即因“清商乐”中保存秦、汉、魏、晋、宋、齐、梁、陈各代传统民间俗乐之故。清商乐所用乐器较相和诸曲已有增益。清商乐的宫调系统亦与相和诸曲相同。清商乐在宫廷中的传授,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武...
隋炀帝上台时,天下统一已有十二个年头。运河开通后,隋炀帝立刻从洛阳登上龙舟,带着后妃、王公、百官,浩浩荡荡大小几千艘船,南巡江都。到了唐代,《水调》成为传唱不衰的名曲。后几叠入破后多填七言。《水调歌头》就是截取大曲《水调》的第一遍而成。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水...
以元宵为题的诗句五首:《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
自隋代起,北方民族的靴子亦成为隋唐男子青睐的鞋饰。制鞋从家庭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市场。贫苦劳动大众平时多穿蒲鞋、草鞋和帛鞋。